【一家之言】

  第六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昨日下午开幕,还是熟悉的大导(林兆华),然而浏览了一眼剧目,我的内心却十分复杂。

  2010年,笔者有幸成为第一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初创时的一员,那一年的剧展是我陪伴它走来觉得最接近于大导想要的邀请展模样的一次。看到这个“中国第一个由民间机构发起的剧展”从一家咖啡馆里出发,它不仅是大导个人想做的一件事,也逐渐变为我们很多戏剧后辈尊敬的一个戏剧品牌,更是我个人内心的乌托邦。

  然而对比这一届,你会发现,现在的“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有点变味,离大导的初衷越来越远。斗胆说,现在的邀请展很不“林兆华”,它不是大导最初构建的模样。

  剧目选定偏离大导初衷

  最初要做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时候,大导就说过他想做的是以个人名义发起的剧展,所以定名“邀请展”,且不上纲上线,只为做戏剧交流,用他原话就是“请大家一起玩玩”。没错,“民间戏剧交流”是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初衷。所以你能看到当年邀请展的剧目设置是这样的(这也是当年大导想每一年都贯彻下去的剧目配置):

  1.1-2部国外好戏

  2.戏曲元素

  3.中国优秀的本土原创剧目

  4.大导自己每年的新戏

  5.可视情况设定邀请展的保留剧目

  以及:需要针对国外院团做表演工作坊,如果所邀请的国外导演不答应做工作坊,不要请!

  从以上这份“邀请展选戏公式”来看,大导想做民间戏剧交流的心多么直白,他只是想做个圈内交流沟通的平台,甚至有设想过“中国优秀的本土原创剧目”环节为年轻戏剧人开放,绝不仅仅是现在这种拉一些花里胡哨的国外大戏来演演这么简单。

  具体落实到剧展的执行情况分析,第一届林兆华邀请展的剧目配置:首先最亮眼的体现“交流”属性的就是当年出现了两版《哈姆雷特》,分别是德国塔利亚剧院版,以及大导自己的版本《哈姆雷特1990》。当年很多声音认为“林兆华这是搬来国外《哈姆雷特》来打自己脸吗?”其实这种同台PK的剧目设置是大导有意为之的,中德两版完全不同的导演手法同台呈现,也是想提供交流的话题和关于戏剧的讨论,大导原话是“做交流”。

  然后戏曲方面的元素,当年新排的原创剧目《说客》,这部剧“一根马鞭就是一匹马,几块不同颜色的缎布就代表几个国家交锋”的表达形式都是典型戏曲里的“写意”。戏曲一直是大导提倡中国学派的根基,他认为戏剧是舶来品,所以中国戏剧要发展,就一定要从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里去传承和挖掘。他一直坚持不仅是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断运用这些元素,而且邀请展中也一定要有戏曲的东西。看过邀请展的你应该还记得,曾有好几届请了裴艳玲先生的演出,甚至《天津传世鼓曲》,当年还听大导说过想请湘戏或者花鼓戏来着。

  在本土原创上,当年邀请了易立明导演的两部戏《阅读雷雨》和《门客》,以及2012年邀请了李六乙导演的《安提戈涅》。

  除了剧目邀请和安排之外,工作坊的设置上也有盯紧。比如第一届时曾在北大办过一次戏剧论坛;后来也陆续出过彼得·布鲁克的工作坊(导演本人没来,但是他通过代言人用邮件对话了);以及塔利亚剧院的卢克·帕西瓦尔导演的表演工作坊(还做过好几次导演的表演工作坊,也有对外公开招募戏剧演员前来参与训练)……

  而如今的剧目配置呢?官方豆瓣小站介绍,10个国外大戏+林兆华旧作《建筑大师》,依然是以闪光的打包豪华国外戏剧团为主打,这种“林兆华回笼戏”的模式,相比最初的民间交流设想,提供一个本土原创剧目交流平台的初衷都去哪了?

  “邀请展”毕竟不是“戏剧节”,后者有更多社会层面的意义,我想大导当初之所以决定叫“邀请展”,更多还是想做自己个人审美上的东西吧,他真的只是个很酷的老头儿,从来没想把自己置于“大师”这么一个过高的位置,他曾对我们这些工作人员说过一句话,“我不是大师,大师已在山顶,而我仍想攀登”。

  运营未能解决经济困境

  上周末,被一篇题为《别让好梦总被钱打断》的文章刷屏,从文章引用的大量数据来看,邀请展在大众眼里依然很穷,可是,文中提及的数据是两三年前我还跟大导共事时的数据,并不能代表现在的状况……为什么“钱”是“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不断被提及的一个问题?六年过去,彼时的“穷”和此时的“穷”窃认为并不是一个概念。

  第一届邀请展是大导的女儿林丛掏钱做的邀请展,相当于是完全没靠任何外来资助成就的一次剧展,当年的运营状况是赔了大概几十万,这种赔钱数目对一个第一次操作大型剧展、很多经验都是生磕来的团队来说,已经是莫大的胜利了。

  那一年的成功源于几个因素:首先,大导个人魅力得到了圈内好友以及北京人艺方面的剧场支持,包括合作的舞美灯光团队都抱着一颗“大家一起来玩耍”的原始冲动在做事,不太计较多一分少一分的劳务;其次当年剧展的团队庞大(也有很多志愿者),这个带来的好处是分工明确,且每一个岗位都能有效对接,可以减少很多时间成本及经济成本的耗费。有技术总监和技术团队在剧场内外全程盯场,宣传团队也达到了5人,邀请展品牌做的第一次亮相效果不错,第一次大家都很热血新鲜,很齐心,很用心。

  还记得那年剧展结算的时候,大导戴着个圆框眼镜真是踩着风进来,笑盈盈地说,“还可以呀,没赔多少,咱明年还可以干!”

  因为第一届打响品牌效应,从第二届邀请展开始,陆续有歌德学院、波兰大使馆等这样的机构愿意来搭桥梁,进行各种方式的资助,承担一部分国外剧团来华的吃住行成本,以及在宣传和海关报批等细节方面做帮助,甚至资源置换,省去我们要走弯路而耗费的成本……很多细小的成本省下来其实也是一笔大的开支。

  这些年,其他各大剧展做得如火如荼,整个戏剧市场较之往年好了太多。很多人都在慢慢重视文化的发展,这样的行业环境不说能对戏剧圈有多大的影响,但至少比早几年要好太多了。我相信“林兆华戏剧邀请展”这个运营了近六年的品牌肯定比往年更有号召力,同时它也得到了地方政府高端演出补贴等。

  要让一个戏剧展做商业冠名的事着实太扯,但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出口其实是可以做到节省成本的。那么这些多种途径的资助洽谈真的有人用心去做吗?所以我在思考,为什么在比往届客观环境都更好的情况下,到了第六年,“钱”的字眼仍然在林兆华戏剧邀请展这里不断被提起?

  作为一个一直站在侧台的人,民间剧展在运营上的困难看在眼里,那些数据都是实话,但,直到第六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在运营上依然举步维艰,这仅仅只是戏剧市场不好、观众不买票的问题吗?作为一个剧展的运营方,及至整个艺术圈的运营团队,具备的技能应该有一项是“每一分钱都能做到物尽其用”。虽然大环境上来看,每一个在北京演出的剧团都会面临高额场租的飞涨,但是这背后“控制成本”的事并不是完全不能,重点就是用不用心。

  每一个为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付出过的人大概都会认同,这个剧展并不想变成特别高大上的东西(尽管它的名气现在越来越大),它更倾向于精而美,且符合大导的性格变得更有意思,所以其实相比其他剧展,我觉得大导的邀请展更有“江湖气息”,大家搭把手把事情做了。

  给老艺术家贴悲情标签

  之前提到“邀请展”和“戏剧节”是不同的概念,所以还有一个我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又叫“曹禺国际戏剧节”。对天津人和天津媒体说,这是“曹禺国际戏剧节”,对北京观众说,这是“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然而剧目分明都是重合的。作为个人,这点是让我最痛彻心扉的,把林兆华的名字当做了一个吸纳人气的关键词。

  坦白说,身边很多戏剧爱好者,他们对是去天津看戏还是北京看戏一点也不在乎,真正爱看戏的人,只要这部戏够好,在哪看都无所谓,我所焦心的是,在变成“曹禺国际戏剧节”品牌之后,大导本身的审美取向和他的真实想法,是否有被尊重。

  反观这个曾经给我带来戏剧启蒙的大导邀请展仍然“很穷”,当我们在谈论“林兆华邀请展”的时候,不再是讨论“林兆华”的戏、他的戏剧理念,这三个字被迫变成了一个戏剧圈内“悲情主义”的符号,“好可怜的老头啊,他还在为我们坚持,小伙伴们我们去买票支持吧”,看到这些,我真的不能淡定了。

  在我接触大导的几年间,大导就是一个活得飒的酷老头,倔强、不肯妥协,且心态极其年轻人,很多东西都不吝,所以第一他绝对不觉得自己苦(他的牢骚你可以当成小孩说“你来关注我吧”),在他眼里“戏剧就是民间的娱乐活动”,所以这样一个人的性格,才能让他的作品常年保持“一戏一格”。

  去年去找大导玩,他说不想排戏了,没劲,然后就真的没排戏了,每天在家里不停地看书,自己划拉点小剧本看看也就放下,不一样的日常活动就是跟老伴儿在三九天里骑着大奔遛街……

  大导今年80岁了,能看出来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内心依然葆有着对创作的原始冲动,只是很多事情也会有无奈,不过照大导的性格也就哈哈一乐这么着吧,见见过去的老友唠唠,搁家里把老伴儿种好的花花草草扯下来一朵扔了拌两句嘴,这么开开心心地过着小日子。

  作为一个大导的旁观者,一个他的脑残粉,我其实并不能表达清楚为何现在一看到邀请展的样子就会莫名痛心……只是想再次说,大导不需要“好穷”“可怜”这样尴尬的标签,也唯愿未来的邀请展,“林兆华”不再是一个只挂在海报上的营销手段,它能越来越好。

  大导是个多有意思的人啊,他就是想排排戏玩一玩,也没想过要做一个多么伟大的对社会发展带来推动的事业啊。一个以他个人口味为出发点的剧展,其实可以更有趣、更好玩。

  □小T阿姨(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