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报道

  硫磺熏蒸浙贝入药事件持续发酵。5月8日,浙江省磐安县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浙八味特产市场禁止硫磺熏蒸中药材(浙贝母)入市交易紧急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使用硫磺熏蒸中药材(浙贝母)行为。近日,太极集团、通药集团、哈药集团、云南白药集团4家知名药企的5款止咳药被曝检出较高含量硫磺,举报人称是使用了硫磺熏蒸浙贝所致,而硫磺熏蒸浙贝早已被国家明令禁止。

  打不死的硫磺熏蒸浙贝

  据《经济参考消息》报道,整治行动将持续至6月10日,每逢农历初二、五、八的集市日。具体整治内容为,禁止在浙八味特产市场区域内用硫磺熏蒸中药材(浙贝母),禁止经硫磺熏蒸的中药材(浙贝母)入市交易。

  其实,自从硫磺熏蒸浙贝被明令禁止后,从2013年开始,浙贝主产地的政府明令禁止并严厉打击在生产、加工、储运等各个环节使用硫磺熏蒸浙贝。比如对有资质的硫磺经营者采用实名登记措施,防止工业硫磺流入浙贝等农产品领域,支持浙贝无硫加工新技术,并开展不定期联合检查。

  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还约谈全国集中的中药材专业市场所在地的17地政府相关负责人,签署《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责任书》,整顿中药材市场存在的假冒伪劣、掺杂使假、违规经营、非法加工等现象。

  然而,硫磺熏蒸贝母仍屡禁不止,如“打不死”的小强。《宁波日报》2014年一篇报道提及,由于浙贝集中采收季节短,初加工受气候影响大,无硫化加工设备数量不足,加工能力不能满足要求,再加上硫磺熏蒸浙贝仍有市场,仍有无设备、无技术的贝农在偷偷搭棚熏制浙贝。

  新京报记者发现,中药材天地网上不仅有浙贝(有硫)出售,而且还在行情分析中包含了对这种浙贝的价格分析。

  小作坊监管难度大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药卫生法讲师邓勇指出,硫磺熏蒸法简便易行,并能杀虫防腐,降低加工成本,而且此法制出的浙贝卖相好,易保存。再加上硫磺熏蒸浙贝有市场,给商家留下了活动空间。商家往往追求成本最低化,利益最大化,由于违法成本不高,商家心存侥幸。而成本控制问题和低产能、低技术水平的小作坊加剧了监管难度。

  邓勇建议,加强监管力度,必须设立准入门槛,通过产业调整,用兼并、收购等手段设立门槛。药材批发市场必须加大质控力度,并为出现问题承担连带责任。还要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实时监管的水平,实现动态、无缝隙的监管。

  另外,行业组织也应执行比国家更为严格的行业标准,倡导企业执行这一标准。如发现有企业超标准操作,需要在行业内部进行黄牌警告或列入不诚信企业黑名单,药厂采购药材时也要对企业诚信全面考察。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