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赛后接受采访,一度哽咽。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北京时间8月19日)上午,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在马拉卡纳体育馆进行,中国女排3比1击败荷兰女排,昂首挺进决赛。北京时间8月21日上午将进行本届奥运会的女排决赛,郎平将率中国女排迎战塞尔维亚队。

  实际上,对于郎平来说,昨日八进四对阵东道主巴西队是极为关键的一战。在此之前,中国女排一直状态低迷,小组赛三负两胜勉强出线,而对手东道主巴西女排占据主场优势,小组赛一场未败。

  经过艰难的五局,这支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中国女排力克巴西队,挺进里约奥运会四强。

  赛后,郎平有些哽咽,她挨个拥抱队员。短暂的庆祝后,郎平在队伍回到奥运村前就提醒姑娘们:放下手里的一切赶快休息。

  对于郎平而言,她的眼里也许只有剩下两场关键比赛。“从现在起,咱们从零开始往上奔。”

  “撤”

  巴西队首先发球,中国女排一传调整后,朱婷在四号位起跳进攻,拿下这场打八进四关键赛的第一分。

  21岁的朱婷曾被前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评价为:像当年的郎平。

  35年前,同样21岁的郎平被时任主教练袁伟民推上了国家队主攻手的位置,并参加女排世界杯。

  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的郎平,原本从事体育的动力来自于躲避家务。在学校篮球队不接收、又觉得练跳高没有乐趣后,郎平被排球队看中,一路打到了国家队。

  1981年世界杯中美之战中,她扣球102次,提前锁定世界冠军。不过还有一场中日硬战要打。

  决胜局打到14:15日本队领先时,袁伟民嘴唇哆嗦:“我们拿了冠军却败在日本队手下,这冠军的价值就完全不同了。”

  回到赛场,郎平连续两个重扣,队友两次拦网成功,最终以17:15取得了胜利。

郎平。图片来源网络

  此后,郎平又随中国女排获得了1982年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和1985年世界杯冠军,并在1986年女排世锦赛上,以助理教练身份再度问鼎,成就“五连冠”传奇。

  女排“五连冠”被赋予了冠军之外的更多内涵,并最终归结为“女排精神”延续至今。

  1986年退役后,郎平拒绝了北京体委副主任的职位。在自传中,她自述被体委敲打的经历。郎平曾与领队一同申请改造训练基地的经费,事后,相关资金疑似被挪为他用,该领队却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铁榔头”被国家体委严厉批评。

  郎平耿耿于怀,发誓不当官,因为“当了官就得顺着别人说话”。

  为了追求平常的生活,郎平决定:“撤”。1987年4月,郎平离开北京,选择公派自费去美国留学。

  “祖国真的需要你”

  中国女排在拿下第一分后,连续丢了4分。教练席上,郎平保持着冷静,偶尔会对着场上球员喊话,第一局最终以15:25落败。

  刚刚获得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小组赛仅以三负两胜的战绩勉强出线,状态低迷如同郎平刚刚踏上美国。

  郎平边读书边在大学、夏令营做排球教练,刚到洛杉矶的时候,郎平穿的裙子和套装,都是奥运会代表团统一的制服,商店里一套衣服相当于国内好几个月的工资。

  高昂的消费使得这位昔日冠军只好寄人篱下、借汽车、借钱买衣服。

  多年后,郎平认为这些起起伏伏奠定了她的第二次起航:“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身上早就没有了‘五连冠’的包袱,倒是大家还在把‘五连冠’当一回事。”

  1994年,中国女排不仅丢掉亚洲冠军,世锦赛也跌到第八名的低谷,距离亚特兰大奥运会只有一年的时间。

  当时,袁伟民的一句话让郎平如今回忆起来依然动容:“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郎平鼓励队员。图片来源网络

  郎平短暂回国执教中国女排四年,邱爱华当时就在国家队打球。她清晰地记得郎平身上“不怒自威”的气场和人格魅力。

  练身体腰腹力量时,郎平要求上肢吊起来,将腿举到头。很多队员都做不到,已经快40岁的郎平一口气示范了12个。“太标准了,我都看傻了”,邱爱华惊讶于老一代运动员的基本功。

  邱爱华对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说,郎平最为可贵的地方在于“真心为运动员好”。“队员伤病,她会第一时间给予休息,并尊重队医的意见。她也要成绩,但更在意如何因材施教,挖掘球员潜力,尽可能延长球员的运动生涯。”

  当时邱爱华有些害怕防守,看到来球总是下意识地跪在地上无法移动。郎导每堂课都给她加练,让她取掉护膝无法跪在地上,强迫她移动。打球多年来,邱爱华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也加深了对排球速度、高度、弧度的领悟。

  “以前从来没想过如何让球接起来更舒服。”

  CHINA的一员

  第二局,比赛变得胶着起来,比分总是咬得很紧,偶尔镜头扫过,可以看到中国女排教练席上的洋面孔Rett。他是郎平专门请来的体能教练。

  前女排国手薛明有些羡慕。在她做运动员的时代,体能训练往往每个人都一样,而她观察到国外运动员有专门的团队做训练和康复,人手一份量身定制的训练计划。

  “就像吃馒头,有的人一个饱了,有的人需要三个,但我们统一都给两个。”她对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说。

  不过郎平从美国学到的尚不止这些。

  2005年,郎平接受邀请成为美国女排的主教练。

  甫一接手,郎平遇到了很多不适应。独立、有自己想法的美国队员们不像中国队员那样服从教练;遇到伤病,美国队员往往是养好伤才能恢复训练,这使得郎平每个位置都要有3到4个人选和配合人选的不同打法。

  “当年,高烧39度还照样训练,但在美国,这是破坏人权的。” 郎平感叹。

  美国队员们往往注重比赛的过程,常说“I did my best”(我尽了最大的努力),而不是“一定要拿冠军。”

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中国女排战胜巴西,队员和教练激情庆祝。图片来自网络。

  郎平曾接受采访时说:“美国队员们改变了我,我现在特别拿得起、放得下。一开始我不适应主教练这个新角色,她们反而劝我轻松点,因为打排球是快乐的事情。”

  她开始思索体育的另一层意义:体育除了拼搏、奋斗、进取之外,还有享受快乐和人际交流。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相遇,这场“和平之战”以3:2美国队获胜告终。赛后,有些网民认为郎平是“祖国的叛徒”,她回应说:我是一名职业教练。

  不过郎平潜意识里总是把自己当做“CHINA的一员”,差点儿在训练时间安排表的“CHN”一栏签上自己的名字。

  “我把中国队的训练时间记成了美国队的,翻译跟我沟通,我才意识到,又把自己当成中国队教练了。”

  “我不是神,是人”

  对阵巴西的比赛中,郎平在第二局做出了关键的换人调整,换上老将魏秋月作为二传,同时调整了场上的接应。

  开局3:5落后时,又迅速调整了副攻的人选。中国队一直紧紧咬住比分,在18:21落后时,郎平又换下了场上的主攻。中国队出人意料地以一轮7:2的小高潮扳回一局。

  2013年,中国女排也进行了类似的关键性换人调整。此前,这支队伍频繁更换了数任教练,竞技状态跌入谷底,世锦赛仅仅取得第十名的成绩,伦敦奥运会无缘四强。

  郎平复出了,就像她1995年接过帅印一般。

  第一堂训练课,郎平就意识到事情比想象得还要艰难。“怎么能差成这样?问题太多,我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在邱爱华看来,郎平非常注重细节。她每天都要做对手的分析,反复观看比赛录像,常常到夜里12点,“一个球一个球进行分析”。

  成为主教练后,郎导的压力又回来了,她在意成绩,但也会注意调配新老队员,直到老队员伤病康复后才召入国家队。

中国女排在战胜巴西女排后庆祝胜利。图片来源网络

  在接手国家队前,郎平曾在恒大女排短暂执教。时任郎平助手的邱爱华转换身份,开始以同事而非队员的身份看待郎平。

  “你也就这么回事。”邱爱华曾对郎平开玩笑说。

  “我就是平常人,不是神,是人。”郎平回应道。

  作为助手,邱爱华也体会着作为教练的煎熬,看比赛时总是手脚冰凉,有时还会叫出声。她常问郎平是如何在观赛中沉得住气的。郎平总是说:“习惯了”。

  邱爱华对剥洋葱(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说,郎平从美国执教回来后,变得更沉得住气了。“你在她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她总是很平静。”

  邱爱华回忆起她做队员时,看到场边郎导的平静,自己也会沉着一些:“教练着急,队员会更着急。”

  表面平静的郎平还是背负了很多的压力。比赛打到第四局,郎平表情有异,被摄影师抓拍下来:“我特想拿下,是很好的机会。可是我们莫名其妙开始失误,我也不能喊,就在那运气。”

  比赛最终逆袭东道主巴西,赛后,郎平哭了。邱爱华说,“中国女排一直压力很大,作为主教练,郎导肯定背负了很多国家荣誉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