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插图/张妍

  有话姚说

  罗尔事件此次在舆论中闹得沸沸扬扬,不是因为他是第一例,而是因为他在大众情绪累积以后遭遇了喷发。

  据媒体报道,12月24日的深圳,传来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白血病患儿罗一笑在深圳儿童医院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父亲罗尔将她的遗体捐献给深圳大学医学院用于临床医学教研。

  一位不到六岁的儿童因病夭折,永远令人心痛。这个世界距离完美还很遥远,即便大量儿童的处境有了很好改善,不缺营养,不缺教育,不缺金钱,不缺社会保障,但医疗技术的局限,还是不能挽救所有儿童的生命。

  这件事情还不仅仅是白血病与治疗技术的竞争,更令人心痛的是,自从她的父亲罗尔和营销号结合闹出巨额捐赠纠纷以后,无辜的儿童也被带入了成人世界的纷争里。

  即便是罗一笑的去世,也不被纷争放过。之前力挺罗尔的一些支持者们,在罗一笑病逝消息传来的第一时间,迫不及待地跳起来,批判此前一些人对罗尔的批评。另外一面,一部分被罗尔激怒的人延续了愤怒,痛斥这是报应,或者感慨罗一笑怎么就生在了这样一个薄情家庭。

  回到罗尔事件引发的争议本身,问题的核心始终在于爱和诚信。罗尔作为受助人是否应该诚信,而庞大的善心应该如何得到善待。这样一场简单的讨论,被各种社会身份与不同人生经历带入,演变成混战。

  在混战中,以爱的名义出发,也不可迷失了爱的目标。无论罗尔如何打造了一个悲情的故事,被感动的人们自发表现出来的善意是真诚的,捐款的人没有任何的错误和责任。无论是同情罗一笑愿意继续捐款,还是厌恶罗尔要求退回捐款,都是为了更好地爱这个世界。该得到帮助的人应该得到帮助,该被谴责的人需要承担责任,道义的责任并不因为血缘上的关联而混淆。因为对遭遇了不幸的困难儿童的爱而聚到这样一起事件之下,在无辜的儿童不幸离世以后,也不必再让她卷入人间的丑恶,也不应让她承受世间的愤怒。

  爱不代表盲目,公共生活中不能因为爱而没有底线,丁是丁卯是卯,公共道德的讨论和医院的治病救人是公共空间里的两条平行线。过往,太多不诚信的求助案例,结局往往是事主捏着钱不放手,有些人连一句对不起都不肯给。长此以往,关于个人求助领域的不信任极容易被放大,感觉受骗后的情绪反弹也越来越大。罗尔事件此次在舆论中闹得沸沸扬扬,不是因为他是第一例,而是因为他在大众情绪累积以后遭遇了喷发。

  避免情绪的爆发,要求求助者要更加珍惜捐助者的善意,尽量表达清晰的信息,不要回避隐瞒财产的状况,通过公开透明的网络平台展开募捐。就目前来说,对于个人求助者而言,有诸多严谨而透明的网络求助平台可以使用。借助第三方的监督,保证募捐过程的正义,这些平台也有非常便利的传播渠道,可以抵达广泛的捐款人。

  罗尔事件该落下帷幕了,爱和正义是更为永恒的主题。保有爱心,不被恶激怒,遵循程序,呵护正义,尊重善心,是这一事件留下来的遗产。

  □姚遥(法律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