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曾于上世纪“五四”运动之后的1920年10月12日到1921年7月11日应中国学术界的邀请到中国讲学。

  作为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罗素的名字早已享誉世界,他的思想也成为现代人类思想的宝贵财富。然而,蒙克经过长达十余年的工作完成的两大卷传记,却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哲学家形象:矛盾和冲突始终伴随着他的一生,而孤独与疯狂则成为他心灵的真实写照。这似乎在向我们表明,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罗素给人们留下了睿智聪颖的印象,但作为一个普通人,罗素却完全是一个不被人所理解的或更多被人误解的怪人。

  这种误解不是来自人们从他的著作中获得的印象,而是他在自己的生活中始终向人们展现的印象:隐藏着的罗素与表现出来的罗素似乎并不完全一致,这就是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在这本书中,罗素的形象陡然从高大的思想家地位坠落到了连普通人都不如的地步,罗素的性格表现出的冷酷、仇恨和不安使得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在我们的心中黯然失色,以至于该书出版后引起了英国罗素学会和罗素基金会的强烈不满。但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表明的,他的目的并非从负面展现人物,“罗素具有许多令我钦佩的品质:例如,他智慧超群,哲学思想明晰而严谨,致力于推动社会正义和国际和平。然而,对许多对罗素抱有钦佩之情的人来说,他们面对的挑战是去理解上述品质是如何与下述特点共生共存的:他对身边的人表现出令人恐惧的冷酷,他内心深处潜伏着令人心神不安的可怕仇恨。”这些在外人看来令人钦佩的品质与他内心深处的不安特点之间的冲突,使得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与以往记忆中截然不同的罗素形象。

  弗洛伊德曾在《癔病研究》中指出,一个人儿童时代的经历往往会成为他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也将导致他人生的不同轨迹。在《罗素传》第一部《孤独的精神》中,蒙克详细解释了深藏于罗素内心矛盾性格的最初形成原因,就是他孩提时代经历的大量痛苦,以至于他后来的幽灵式的逃避既是一种病状,也是一种反应。他写道:“罗素儿时面对的确实是一个幽灵游荡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死者与生者共存;在那样的世界中,人的情感依附对象被反复证明是并不可靠的东西,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在那样的世界中,冷漠看来是唯一可能出现的反应。”的确,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冲突似乎在罗素身上比在其他人身上表现得更为强烈。正如我们熟知的罗素所说的支配他人生的三种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怜悯之心,这些恰好是他内在心灵所经历的矛盾和冲突展现出来的外部反应,而这些矛盾和冲突,也就是他对孤独状态的敏锐感知和对精神失常的内在恐惧。阅读了蒙克的这部《罗素传》后,我们就会对这种内外差异产生强烈的对比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