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美联航暴力拖拽乘客下机的风波,下面这件事应该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善于营销的百事可乐公司这此翻船了,因美国民众强烈抗议,被迫将一段最新发布的广告视频下架。

  事情起因并不复杂,这个广告试图在商业与政治之间做一个嫁接。视频的叙述情节比较简单,在一场街头抗争现场,一名白人女孩加入游行队伍,并走出人群,靠近防暴警察,将一瓶百事可乐递到防暴警察手中,对方顺手接过,拉开罐头喝了起来。这一行为被描述成某种胜利与和解,运动现场顿时一片欢呼。

  或许许多人初看这个视频时,不仅不会觉得有问题,甚至会觉得不错,它也可以被解读成商业公司的某种政治情怀,支持民众的权利运动。

  但是,就像美联航的事件一样,美国人却比想象中的更轴。在美联航事件中,美国人批评很重的一个点是,即使假定强制乘客下机有合理性,但也不能使用如此暴力的手段,这是对个体尊严的极端侮辱。在百事的广告中,他们强烈质疑的一个点是,视频模仿了一次著名的黑人平权运动现场,尽管广告是在支持权利运动,但拍得太戏谑了。

  是的,有些价值永远不可轻佻。

  再细看视频,一场充满对抗氛围的街头示威活动,被过滤成一场街头狂欢派对的样子。真实世界里,没有这样搞运动的,防暴警察不会那么通人情,他们会戴着头盔,拿着警棍,手持盾牌。

  黑人平权运动中的残酷,在美国人的印象中,并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对这种轻佻的愤怒其来有自。视频中模仿的黑人运动情节即发生在2016年,一名黑人运动示威者被捕前一刻的情景,主角是一名美国黑人女子,在两起警察枪杀黑人的争议事件后,这位28岁的妈妈因为担心自己孩子遭遇同样待遇,愤然走上了街头。

  在2016年的某段时间,这张照片一度成为世界“网红”。画面中,一位身穿灰色长裙的黑皮肤女子,面对全副武装的三名警察,岿然屹立,警察冲锋惯性制造的气流,让女子的黑色长裙向后飞扬。面对来势汹汹的防暴警察,女子表情平静,就像一尊黑色皮肤的自由女神像。

  美国人对黑人运动的记忆并不轻松。不是说,政治不能有娱乐精神,只是当进入一些领域,笑声就应该停止。

  对黑人运动的轻佻化处理,触犯众怒,只是一个观念正常社会的正常反应。黑人平权运动的历史就是一部血泪史,美国黑人运动之父马丁路德·金被刺杀,南非的反种族歧视领袖曼德拉坐牢的时间则达到27年。

  漫长和瞬间的生命消亡是一场场沉重的苦难,面对这些,拥有正常心智的人绝对笑不出来。在黑人运动的血泪史中,这还只是荦荦大者,还有那些在社会的制度性歧视下遭受深重苦难的无数无名者。

  有时,克制欢愉并非对罪恶的不宽恕,保持严肃,只是为了起码的尊重,以及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的文明逻辑,在我们这里也是适用的。汶川地震时,试问谁敢调笑;温州动车事故,那名在微博调侃的网红,遭到了众多唾骂。百事可乐拍视频戏谑化黑人运动,千夫所指,同样,如果在中国,拿强拆来开玩笑,也不会被国人原谅。

  戏谑可以驱散痛苦,戏谑也会消解严肃,笑声可以制造欢乐,笑声也会扭曲真实。百事的这则营销广告即是在消解严肃,扭曲黑人运动残酷的真相,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亵渎。

  对于一些价值和议题,戏谑即等于消解,消解与遗忘之间,并不存在长远的距离,当人们不再被苦难刺痛,正义的力量也将被大大削弱。

  在舆论场“封杀”一条商业广告,并不是高举政治正确的大棒扼杀言论的自由,反而,这才是“观点的自由市场”中正常的运行机制。你有发布的自由,我有反对的权利,你若坚持,代价就是被公众所抛弃。

  面对美联航的过分暴力和百事广告的戏谑,美国公众的反映表现出了同一种东西,对价值贯彻的吹毛求疵,对人性尊严受辱后的“歇斯底里”,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洁癖。

  精神干净,才有生命的体面。

  文/宿聊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