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黄颖)2017版的《教育蓝皮书》4月18日正式发布,其中针对北京市中小学校园欺凌情况进行了调查。

  据悉,此次调查选取了北京12所高中、初中和小学,将校园欺凌分为“身体欺凌(故意冲撞)”、“语言欺凌(难听绰号)”和“关系欺凌(联合孤立)”,进行抽样问卷调研。

  结果显示:46.2%的中小学生有被故意冲撞的经历。有11.6%的学生每天都会遭受语言欺凌。相对而言,小学生和初中生比高中生遭遇更高频率的欺凌;男生比女生更容易遭遇校园欺凌;普通学校比优质学校的学生更多地遭遇校园欺凌。

  受欺凌学生难以认同自身价值

  研究显示,被欺凌经历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学校投入乃至学业成绩等。

  例如,遭受校园欺凌对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比较难以信任他人,性格上可能比较畏缩,缺乏利他精神,不够慈悲,不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更容易焦虑、生气、敌意、沮丧或脆弱,并且遭遇的欺凌程度越高,表现更明显;难以做到自信、自律,更缺少责任感,不为成果努力;更不认同自己的价值,并且随着受欺凌程度水平的提高,这种不认同感更加强烈;更倾向于相信生活不在他们的控制范围之内,是运气和命运主宰了他们的生活,可能进一步导致其更倾向于无助和被动的面对生活;对长期目标的坚持和热情不足。

  此外,遭遇校园欺凌的儿童更少拥有对学校的归属感,表现出对学习更少的兴趣;并且更少投入到学校的学习、课外活动中。

  不过,虽然儿童的校园受欺凌经历对其学业成绩有一定的损害,但这种关系并不明显。

 

 

  过度保护易导致儿童遭遇欺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教师周金燕建议,要减少校园欺凌,得从学校、同伴和家庭三个方面努力,例如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改善同伴关系、多结交同班好友等。

  在家庭方面,父母应该避免缺位,尽量亲自照顾学生,而非交由他人照顾。因为调查显示,父母经常不在家的学生,被欺凌的频率更高;父亲缺位更容易导致儿童被联合孤立。

  而与祖辈或者他人照顾的儿童相比,由父母亲自照顾的儿童,受欺凌经历更少。

  周金燕还指出,如果父母采取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也容易导致儿童遭遇欺凌,但若父母采取关心、赞美等教养方式而非批评、惩罚或过度干涉,可能会有效减少儿童遭遇校园欺凌的可能性。

  此外,研究也显示,父母如果能加强和孩子的沟通,并经常一起运动、学习、娱乐,可能会有效减少儿童的校园受欺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