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沙璐)清华简《算表》成为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4月23日,清华简《算表》吉尼斯世界纪录授牌仪式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2500枚清华简中有21支形制非常特殊,竹简上端凿有圆孔,孔内有丝带残留。2010年7月12日,数学史专家对该篇竹简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这21支竹简不仅具有数字特质,更具有运算功能,是一份实用的运算表,并建议将之命名为《算表》。

  经学者研究、吉尼斯世界纪录独立核实认证,这是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算表》是我国留存最早的数学文献实物,填补了先秦数学文献实物的空白,是研究中国古代数学的珍贵史料。

  《算表》呈表格形态,核心部分是由“九”至“一”及其乘积“八十一”至“一”构成的九九乘法表,扩展部分一端为“半”与“半”的乘积“锱”(四分之一);另一端为被乘数及乘数分别扩大至十倍,也就是最大为“九十”与“九十”的乘积“八千一百”。这样便可以通过丝线交叉,运用交换律将两位数乘法转换为四个交叉点数字相加,实现快捷运算。

  《算表》的发现引起了数学界的极大重视。前国际数学史学会主席道本周(J.w.Dauben)教授指出:“这一发现意义非凡,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乘法表实物。”

  清华简最新研究成果也在会上发布,在第七辑整理报告共刊布四篇战国简册,均为传世文献未见的佚籍。其中两篇记载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早年流亡在外,借助秦国力量返国,以及重耳归国后整顿内政,一战而霸的史事。另一篇则讲述春秋晚期晋国赵简子始为卿入朝,范献子与成鱄对其训导劝诫的文辞,成鱄论及晋国三位先君——献公、襄公、平公,讲述了国君以俭得政、以奢失政的道理,对于今天也具有启发意义。

  第七辑整理报告分量最重的一篇为记述春秋晚期吴越史事的《越公其事》,全篇七十五简,内容完具,书写整饬。简文叙述越王勾践兵败,委屈求成,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依次实施好农、好信、征人、好兵、饬民的“五政”,重新崛起、最终灭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