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上海民办小学入学面谈“考家长”“查三代”“逆天考题”,成了朋友圈里的热门话题。其舆情反应基本上可概括为,听取“槽”声一片:“拼爹不够,还要上溯两代”“博士也答不出来啊”……目前两所涉事民办小学已被上海市教委通报批评、责令公开致歉,并核减明年招生计划。

  但这不是个例。也是在这两天,杭州民办中学自主招生面谈,有学校被曝考其建校20年来搬迁过的3个校区名称,还有对家长搞问卷调查的面谈环节,这亦被斥作“离题万里”。更早之前,有地方民办学校直接要求家长有本科学历才有报名资格。

  你可以说这些民办学校“恃名而骄”,可人家似乎也有骄纵的条件:毕竟白热化入学竞争就摆在那,南京民办小学就被曝“招生就一个字:“火”,“录取比例动辄10:1”,民办中学也不遑多让,杭州民办初中招生电脑派号结果显示,最终平均“中奖率”为4.7∶1,没中的只能接受面谈。僧多粥少,不挑哪行?“考家长”固然易招骂,可对那些民办学校来说,这是最简便的遴选方法。

  有些学校考超纲题、查“背景”,确实越了红线违了规,被吐槽乃至被处理,不冤。但眼下很多民办中小学火到爆,真不是盖的,这也成了它们把本该对等的双向选择变成“卖方市场”,把面谈变成面试的底气所在。

  民办中小学火,不奇怪:在国内,孩子教育是很多家长的“头等大事”,他们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化作了买学区房、让孩子上培训班的冲动。可公立学校都划片了,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吧,这张优质学校入场券太贵,何况可能受制于限购等;不买吧,没得挑,咋整?

  ▲上海一民办小学的“家长问卷”

  进优质民办学校,成了所剩不多的选择。其硬件设施规格高、教育方式与国际接轨,虽然学费动辄一年几万,可比买学区房划算,人家也没户籍、产权方面限制。于是中小学“择校”重心被迫转向民办优质学校,再正常不过。而想上优质民办中小学的人多了,难免得比拼“素质”之类的,一比拼,结局就已料定:素质之名下的应试“时间槛”,从中高考拉到了入小学遴选和小升初。

  民办中小学上演幼儿版“高考大片”,挺让人遗憾:原本以社会资本办学为主要表征的民办教育,跟公立学校承载的兜底性教育诉求有别,其更多的自主权与尝试空间,也赋予了其素质教育探路的期许,还有作为鲇鱼刺激驱动公立学校改革的希冀。在此情境下,入学遴选的“应试化”,多少令人有些失望。

  解颐之方,或许还是在于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供给,这有赖于两端发力:推动公办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继续降低民办教育门槛,用市场无形之手,自动“矫正”优质民办教育供需严重失衡的局面。

  可这些谈何容易?就像人们呼吁的“教育公平”那样,在应试教育跟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千结百绕的情况下,注定不是个短期就能速决的问题。

  “入好小(中)学难”的阵痛,也不是一键就能消除的。不过,难题再难解也得解——仅靠改变家长“把教育投资当教育本身”的观念误区,化解不了家长们的焦虑;能化解的,还是尽量缩短治本周期。扬汤止沸可以有,但加快釜底抽薪,才是解决“入好小(中)学难”的正确解题方式。

  文/仲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