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的“3+3”模式,更强调学生的可选择性,也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
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今年9月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将成为首批体验2020年北京市高考改革的学生。高考改革的“3+3”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可选择性,也将推动新高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高校招生方式改革。面对新高考,即将升入高一的学生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活?已升入大学的师哥师姐又有哪些经验分享?新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高中学校负责人以及大一新生,希望他们的建议能对新高一学生有所启发。

  关键词一 生涯规划

  尽管母亲是律师,但法学专业大一新生李维清在报考该专业前,对“法学”能干什么依旧知之甚少。

  “我们很少和父母、亲戚聊他们的工作、他们的职业;高中阶段也没有生涯规划、职业发展的相关课程。”李维清说,现在回头看,如果能在中学时代提前接触不同的职业,从感兴趣的职业“倒推”大学专业,进而了解学习该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要求,自己的高中学习会更有目标,报考大学专业也不会太盲目。

  目前在人民大学财政金融专业就读的大一学生李友同也持相同观点。在她看来,目前经济、金融成为大学报考的热门专业,主要是大家认为这些工作不错,赚钱多。但对于这些专业究竟学什么、毕业后就业发展方向怎样、职业发展路径如何等问题,学生并不清楚。李友同认为,尽管高中课业压力大,同学们还是需要拓宽视野,增加对社会、职业的认知,死啃书本的学习方式并不可取。

  对于如何开展生涯规划,李维清认为,高中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与职场人士恳谈等方式进行,这些都比单纯的讲座更具互动性,更能吸引中学生。在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以及相关的专业后,同学们也可以到高校找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聊一聊,提前了解专业对哪些学科要求较高,“比如说,金融对数学和英语的要求高,在高中阶段就要打好基础。”

  关键词二 兴趣发掘

  “高中不能过得太狭隘。”李友同说,高中阶段是一个扩展视野的阶段,学习一种技能,培养一个爱好,对陶冶情操或彰显个性都很重要,一项爱好甚至对调节个人心理和情绪也有重要意义。

  而且,在高中阶段,试错也有其价值,“在对自己喜欢什么还不明确时,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也有意义。”李友同表示。

  在李维清看来,兴趣的发掘还需要基于学生对某项事物的深度了解、感知和参与。

  她建议,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和空闲时间多做一些社会实践类活动,特别是发现自己对某项活动有热情并愿意一直坚持时,不妨从各方搜集材料,深入了解,有可能就此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关键词三 自我管理

  高考“3+3”的改革方案也将使高中的教学模式发生很大的挑战与变革。

  北京教育考试院院长臧铁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按照3+3的选择,未来走班制教学将成为趋势。

  多所高中校教学负责人均表示,目前学校至少要对选考科目设置3个难度层次的课程选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科目和课程的权利,每个人都会有一张不一样的课表。

  在李友同看来,这种变革需要学生更加重视自我管理能力的锻炼,也更接近大学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

  李友同说,不少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极端不适应,因为过去是在老师、家长的监督下学习,而大学失去了这种监督,个人目标又不够明确,就会出现规划性差、期末临时抱佛脚的情况。

  因此,李友同建议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测评、主动学习以及抗压能力。另外,在目标设定上,要有更高追求,不能把高考作为最终目标,导致在高考后丧失自我发展的动力。

  ■ 支招

  暑期给孩子走出去的时间

  ●焦素琴,丰台二中书记

  希望中考之后的暑假,给孩子多留点接触社会的时间。这需要家长先转变观点,不能把暑期变成补课季,而是让学生走出去开阔眼界、发现兴趣、设定未来发展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暑期可以给孩子留出一些深度阅读的时间,可以阅读经典作品,也可参考国家图书馆推荐的书目。

  暑期也是接触社会的好时机,可以走进博物馆、名川大山,感受人文精神;也可以到贫困地区,实地考察和走访,了解国情;如果有合适机会,学生也可以走进职场,看看不同职业的发展情况、工作状态、职业前景;也可以走进高校,对不同专业有一个基本了解。

  ■ 政策链接

  20选1,考生作主选择考试科目

  从2020年开始,北京高考将实施“3+3”制度,文理不分科,除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之外,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3门自选科目将按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进行,考分计入高考成绩。

  按照这种改革方案,学生将有20种科目组合选择的可能,文理科目可以自由混合。

  等级性考试科目分数计入高考

  从2017年开始,北京将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设定的13个科目都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13个科目具体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13门学业考试科目中,只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同时设为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试卷将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其余7门均只设合格性考试,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合格性考试科目要求每门必须达到合格,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等级性考试科目的成绩,则可作为高考成绩。

  提前发布“选考科目”范围

  考生在确定3门自主选考的科目前,还需注意高校对选考科目的要求。

  北京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高等院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专业(类)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得超过3门。考生只需满足高校选考科目中的任何一门,即可视为“符合报考条件”。

  对选考科目有要求的高校,必须提前向社会公布;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院校,考生在报考该校时,则无科目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