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

  《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最近成了影迷的众矢之的:许多观众在吐槽完影片之后感觉不过瘾,又开始了对广告植入的嘲讽。

  睡着的好处之一就是错过广告

  据不完全统计,出现在《变5》中的中国产品广告植入有某狗、某二手车、某厨具、某奶、某超级汽车、某扫地机器人等。其中,某狗和某二手车最为生硬,如同你吃西餐时,服务员把一碟大蒜强行端到你面前,不给你留下强烈的刺激才怪。

  对于《变5》这个超级大睡片来说,睡着的好处之一,或许就是避免被这些无趣的广告骚扰。

  某超级汽车据说成了《变5》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的座驾,这个我没注意到是广告植入。据说没被注意到的广告才是最好的植入广告,但某超级汽车在汽车扎堆的电影中,被湮没于众车里,4000万植入费,在我看来基本上算是白花了。

  《变5》是商业片,首要追求是市场收益,通过广告植入的方式,来抵消一些天价制作成本,从商业逻辑上看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像《变5》这样的电影,大可以不必遮遮掩掩,但拜托在植入时,能不能走点心?

  植入失败暴露行业创意缺失

  《变5》本身质量就不好。烂片配烂植入,也算“门当户对”。

  《变5》广告植入的失败,暴露了影视产业链的一个薄弱环节——从事广告植入服务工作的公司没啥文化。不仅没文化,而且没创意。除了把广告产品生硬地塞进电影画面里,他们仿佛不会稍微动一点脑子,把广告做得好看点。

  

  ▲原本擎天柱“黑化”可以作为重要矛盾线索,却在大黄蜂的“感化”下毫无逻辑地“清醒”,最终在片中沦为笑柄。

  当然,广告植入要好看,也得创作者配合。优秀的广告植入,是需要编剧与导演共同参与谋划的,要把广告融入到剧情里、体现在角色性格上,比剧本创作和电影拍摄更能体现编剧导演职业尊严的,是对待广告植入的态度。

  《变5》导演迈克尔·贝一向被观众称为“卖拷贝的”,他估计也没时间没兴趣来考虑广告植入的事,反正拍完《变5》之后他也会与这个系列彻底拜拜了。

  广告滥植入,结果是“多输”

  其实,广告植入从《变3》就开始了。近年来的好莱坞大片,如果没有几条中国产品的广告,就似乎“无酒不成席”,可惜这些广告都是“水酒”,滋味太淡。

  《复联2》、《超凡蜘蛛侠2》、《钢铁侠3》、《独立日2》、《火星救援》……这些电影中,都能看到中国产品的植入,这些植入的共同特点是,没有一条能被观众评价为“植入巧妙”的。

  笨拙的植入会直接带来双输:影片输了口碑,产品输了形象。

  但深入一点看的话,还会有输掉观众的信赖、输掉广告植入这个行业的专业性、破坏电影生存的正常商业环境、引发更多效仿者不顾体面滥贴广告……

  当然,并不是说,彻底排斥广告植入就能代表电影人是在捍卫艺术,但广告植入一定不能再这么不讲原则、生硬地进行下去了。

  文/宁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