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赵蕾 潘佳锟 王巍)在首场聆讯结束后,北京时间7月4日上午,新京报记者再次采访了参与章莹颖案件的法援律师王志东。他表示,据目前推断,嫌犯保释可能性极小,若绑架致死,最高可判处死刑。

  据新京报此前报道,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国于当地时间6月9日下午失联。21天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逮捕涉嫌绑架章莹颖的嫌犯布伦特·克里斯滕森,并表示以绑架罪对其进行起诉。

  当地时间7月3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3日23时),美国联邦法院首次对涉嫌绑架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的嫌疑人布伦特·克里斯滕森举行法庭聆讯。联邦地方法官下令对克里斯滕森进行关押,不得保释,至当地时间7月5日下午3点。届时,法院将举行保释听证会。7月14日早上10点,法院或将举行初步审讯。

  保释可能性极小

  新京报:首次聆讯讨论了哪些问题?

  王志东:讨论了有关取保候审的安排。法官给了几个不同日期和时间选择,在辩方律师认可的情况下,选定了周三(当地时间5日)下午3点再次开庭。

  新京报:7月5日听证会的内容是什么?

  王志东:那天只有一个内容,就是嫌犯是否能够取保候审。

  新京报:取保候审由谁决定?如何判断能否保释?

  王志东:由法官决定。他会主要考虑两点,第一,嫌犯是不是会对社区里其他人造成伤害;第二,嫌犯是不是会逃逸。首场聆讯检方明确表达立场,要求嫌犯继续被扣押。而被告律师也表示需要时间准备这个问题,所以延期到5号。

  新京报:保释金如何决定?

  王志东:由法官决定,法官会根据犯罪性质、犯罪嫌疑人的经济能力等来决定保释金额,但我们判断保释的可能性很小。

  陪审团会保证公正审判

  新京报:陪审团何时介入?

  王志东:陪审团现在还没有介入。要等到案件到达审判阶段才会挑选(陪审团),一共有12名陪审员。

  新京报:陪审团是如何选择和决定的?

  王志东:参与案件审理的陪审员是定数,共12人,一般需要从在当地(伊利诺伊州)居住的公民中挑选。因为翻译的原因,现在大家看到的大陪审团(23人)与审理案件的陪审团是两个概念。实际上,大陪审团指的是检方给一群没有法律背景的美国公民介绍案情,由他们决定是否应该起诉。而最后确定的12名陪审员是检方和辩方通过一系列的背景调查共同挑选决定,标准更为严格。

  新京报:看到有人呼吁有投票权的华人尽量争取进入本案陪审团,以参与案件审理,这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有无执行的可能?

  王志东: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这完全不可能由他们自己决定,同时我个人坚决反对这种呼吁。因为一个陪审员在进入法庭审判程序时,是不能有任何的立场和倾向的,要保证司法公正。如果有人隐瞒了这某种立场、倾向,在判处嫌犯有罪后被揭发出来,整个审判会被宣判无效,嫌犯会被无罪开释。这种讲法是在帮倒忙。

  最严重可能判处死刑

  新京报:嫌疑人会被处以最高刑罚?

  王志东:检方是联邦检察官,代表的是联邦法律。根据警方判断,章莹颖可能已经遇害,如果最后认定为绑架致死,嫌疑人的刑罚可能是终身监禁或死刑。

  新京报:目前家属想法是什么?

  王志东:家属的想法是一贯的。从他们到达美国之后,第一诉求就是能够找到莹颖,然后带她回家。在嫌犯被找到后,家属希望美国警方和检方能够以死刑罪起诉被告,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我作为他们的援助律师,会继续提供法律方面的援助和支持。

  新京报:现在嫌犯始终保持沉默,拒绝透露章莹颖的下落,会影响案件审判吗?

  王志东:根据联邦法第十五条修正案,嫌犯有宪法赋予的权利保持沉默,但我认为不会影响这个案件的最后裁决,既然检方以绑架罪起诉他,说明他们有足够的证据,而且在美国的刑事案件中,口供不是审案非常重要的依据。目前以绑架罪定罪,至于后面是否有其他罪名,要看调查的结果。

  新京报:现在还没有莹颖的下落,如果最终确实没找到她,审判可能是怎样的结果?

  王志东:确实存在这种可能,那必然会是一个缺憾。但检方手里具体有哪些证据我们不清楚,不好判断,我相信侦查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新京报:对方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说要确保无罪推定原则得到执行,那么现在检方提供有关绑架罪的证据,是否有可能在后期被辩方律师在关键证据中找到瑕疵,类似辛普森案件一样,导致嫌犯被无罪释放?

  王志东:我觉得这两个案子有很大的差别。辛普森案中,检方证据全是间接证据,并且存在破绽,难以自圆其说,在这点上被辩方抓住了把柄,这点是导致辛普森案没有定罪的主要因素。莹颖的案件,现在看并未出现类似情况,所以我认为不存在无罪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