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吉林辽源的逆袭告诉我们,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传统产业的升级也是替代产业的重要选项之一。

  据新华社报道,吉林省辽源市因煤而生,因煤而没落。为寻找接续替代产业,辽源市从代工到创品牌,再到智能化发展,一举成为中国棉袜之乡,演绎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之路。

  辽源市此次转型成功的一个最重要产业就是袜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轻纺业。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前不久备受争议的《吉林报告》,该报告认为,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短”板是以纺织服装、家电与消费电子为龙头的轻工业集群和相应商业网络严重缺失,想要发展,必须补上轻工业短板。而此次辽源市以袜业成功逆袭,又为《吉林报告》提供了一种怎样的注脚呢?

  辽源市虽然以袜业获得替代产业的成功,但绝非简单的产业承接、转移,更不是“一双小小袜子”的成功,背后包含这替代产业选择、品牌创新等秘密。也只有厘清经济“落后生”成功逆袭的真正秘密,辽源市带给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东北振兴、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等启示意义和可借鉴价值才更大。

  窃以为,辽源市成功逆袭至少有以下启示:

  一是因地制宜,结合本地资源优势,不盲从其他地区。替代产业虽然说是另辟蹊径,但绝非意味着完全无中生有,甚至赶时髦、追产业热点。

  辽源市纺织业历史悠久,当地政府依据当地传统和优势产业,瞄准纺织业,东北袜业园应运而生。从《吉林报告》可以看出,轻纺业是吉林的“短板”,也就意味着区域内并没有产业结构趋同化所导致的过度竞争,在区域市场中是一片蓝海,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市场等方面都有替代产业启动所需要的比较优势。

  二是聚焦某一替代产业,重点突破,不贪大求全。一些资源型城市在选择替代产业时,往往不考虑本地的经济基础,贪大求全。这样必然造成当地资源浪费、分散,最终导致技术换代和产业结构升级工作中途搁浅。

  辽源市集中资源和精力,重点在袜业这一优势产业、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重点培植,培育产业链,最终形成竞争优势。

  三是创新驱动,以品牌、技术构建产业的持续竞争力。最初,辽源市的产业园区也是以大批量生产、低成本取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获取第一桶金,但很快意识到粗放代工的弊病,如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等。之后选择了创新驱动、创新品牌的产业升级道路。

  据报道,目前经园区改良和研发的袜子品种已超过万种。区内某公司利用纳米材料生产了一款成本高达100元的自主品牌袜子,其五分之三的产品都出口欧美,瞄准高端市场。毫不夸张地说,成本100元的袜子才是经济“落后生”逆袭的秘诀。

  辽源市留给《吉林报告》的注脚也有两个方面:其一,虽然从总体来说,轻工业并非吉林振兴的灵丹妙药,但因地制宜还是存在局部产业机遇的,舍“轻”或舍“重”都不是产业发展的唯一选项。可以说,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传统产业的升级也是替代产业的重要选项之一。其二,简单的产业转移和承接是难以获得真正成功的。无论是轻纺等轻工业,还是重工业升级,都离不开创新、技术等,这才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一双小小的袜子”背后的秘密并不简单,经济“落后生”辽源市的成功逆袭并非侥幸。

  □盘和林(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