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信娜)数量濒危的江豚等长江水生生物保护迎来转机。近日,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公布长江流域率先全面禁捕的水生生物保护区名录的通告》。记者了解到,长江流域332处水生生物保护区将从2018年1月1日起逐步施行全面禁捕。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豚类保护专家王丁认为,长江禁渔可丰富长江鱼类的资源,保护鱼类环境。

  禁渔成为长江江豚保护突破口

  以长江特有物种江豚为例,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渔,成为保护江豚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2012年大规模科考结果,长江江豚数量仅剩千余头。农业部长江办副主任赵依民用“比野生大熊猫的数量还少”来形容江豚生存环境恶劣。他解释,大多数江豚死亡都是因为生存环境变化。目前,我们采取了保护措施,但与保护需求仍有差距,没有看到种群明显恢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郝玉江也提到,长江江豚面临威胁的因素包括水利工程、水域污染、航运及水生生物资源衰竭。例如,高密度航运中,螺旋桨会把江豚打死打伤;长江内水生生物减少,江豚的食物也会越来越少。

  禁渔成为长江江豚保护突破口。

  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实施中华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农业部也曾发布《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其中提到在长江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要全年禁渔。

  今年开始长江禁渔工作进入快车道

  记者发现,从今年开始,长江禁渔工作进入快车道。今年3月,农业部发布《关于推动落实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出,今年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施全面禁捕,争取在2年的时间内使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捕捞渔民全部退出捕捞,实现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范围内永久全年禁止生产性捕捞作业。

  此外,《意见》还提出,农业部将根据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捕捞渔民退捕情况,分两批对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发布禁捕令。

  今年5月,长江办曾对长江流域捕捞渔民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和实现禁捕进行全面统计。根据通知,统计内容包括2016年长江流域范围内各县(区)捕捞生产与捕捞渔船基本情况,捕捞渔民家庭与人口分布总体情况,经济收入状况,当地农村养老与医保缴费标准等。

  赵依民解释,统计工作是为更全面了解长江禁渔,渔民有哪些需求。王丁认为,保护区禁渔,首先要解决渔民的问题。解决了渔民的生活出路问题,其他问题迎刃而解。

  记者从农业部网站了解到,目前,农业部、财政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正在会同沿江省市政府加紧完善长江捕捞渔民退捕转产政策,计划通过资金补助、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创业支持、社会保障等措施,做好退捕渔民的安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