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有人为了评奖而评奖。最终,这些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互相吹捧,于是就有了这些奇葩的评奖活动和颁奖典礼。

  丹尼尔·曼托瓦尼是一名作家,他获得了许多同行穷极一生也得不到的荣誉——诺贝尔文学奖。可是,在颁奖典礼上他却对国王、评委、专家、学者说出了这样的话,“我因为我的作品得到权威认可感到遗憾,感谢你们为我的创作生涯画上了句号。”

  这是阿根廷电影《杰出公民》开头的一幕。

  在这个评奖、得奖、颁奖如火如荼的季节里,突然想起这部电影以及丹尼尔的话,不啻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我喜欢冬天,因为我不怕冷。不仅如此,每当冬天到来我就知道,发年终奖的日子快到了,运气好的话,还能在行业内混个或大或小的奖项,拿到一笔或多或少的奖金。

  丹尼尔毕竟只是艺术加工的人物,现实世界里,人们还是喜欢评奖、得奖、颁奖的。正因为如此,一到冬天,各种大大小小奇奇怪怪的颁奖典礼、评奖活动便会浮出水面。套用赵忠祥老师的经典语录,“冬天来了,又到了评委们评奖的季节。”至于这些奖是否权威、含金量如何,在乎人不多,重在拿奖嘛。

  体育产业已然成为评奖热的“重灾区”。体育产业概念这几年炒得火热,各种奖也评得火热。有些机构,甚至把评奖当成了一门生意。他们张罗着、表演着、吆喝着,“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借钱捧个钱场。”捧场者们也心甘情愿,花点小钱拿个奖,不仅对领导好交差,也能给自己或者单位加点分,说不定以后融资时还能派上点用场。

  反正冬天不好过,大家抱团取暖呗。圈子内,几乎都心知肚明。

  若是评奖专业权威倒也罢了,可问题在于,千奇百怪的奖项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恐怕主办方自己都不一定清楚。有人为了评奖而评奖,因为这个行业里的太多人如此迫切地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掌声。

  评奖热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产业尴尬的现状。市场这块蛋糕确实很大,想吃蛋糕的人也很多,可并没有多少人踏踏实实地想着如何去分蛋糕,更多的人只是站在熙熙攘攘的市场门口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甚至,还会专门找来一大批听故事的人,以便把气氛搞起来。最后,这些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互相吹捧,于是就有了这些奇葩的评奖活动和颁奖典礼。

  丹尼尔在《杰出公民》里还说道:“作家理应用作品发出质问,给读者带来震撼,如果只是为了得到认可,那作家就会不可避免地自甘堕落。”遗憾的是,在追求认可的路上,奔跑着太多太多的所谓“体育产业人”,他们不是不可避免地自甘堕落,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自甘堕落。

  给他们颁一个奖吧,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体育产业最佳忽悠奖。

  □肖万里(新京报体育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