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上突然出现了一大波难以辨别的“热门用语”,xswl、zqsg、djll、lxs……这莫不是某种神秘的代号?与此同时,“05后表达方式”也同时上了热搜。实际上,这些都是饭圈用语,其中,xswl=笑死我了,zqsg=真情实感,djll=顶级流量,lxs=练习生。不同于因社会热点而诞生的词语,或是在互联网的演进中产生的词汇,这一次是一群更年轻的朋友用陌生的词汇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让你我陌生的事。

  网络用语更注重传播和群体识别

  流行用语或者流行词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社会群体的文化表征,反映了某个时代的集体情绪,以及社会成员的心之所向。因而,对流行语的记录和观察往往也是媒体与舆论所关注的,比如日本每年都会举行“年度汉字”的选拔,来反映这一年民众们的主要关切。

  到了互联网时代,沟通交流的传播速度大幅提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使得网络舆情更容易形成,因而诸如“网络十大流行用语”之类的标题屡见报端。网络用语区别于书面、口头语言的文字规范,更注重高效传播性、群体识别度这两个方面,所以自从第一代网络用语诞生以来,就一直遭受着批判和警惕的眼光。现在,这些05后的网络用语已经简洁到直接用首字母代替,自然令许多“饭圈”以外的人感到不满与困惑,认为他们仿佛已经解构了汉语文字。

  日韩综艺的借鉴引发粉丝“造词”

  严格来说,这并非是饭圈文化对主流文化的闯入,相反恰恰是国内饭圈文化生根发芽,开始由小群体向青(少)年流行文化扩张。这与近几年国内综艺节目对日韩偶像类节目模式的引进和借鉴不无关系。越来越多的观众通过收看偶像选秀节目,参与到偶像的制作和包装过程,有意无意地通过互动和投票的方式在实质上成为了粉丝团的一员,也就不可避免地接触并且参与到粉丝文化的创建和维持之中。尤其是《偶像练习生》的爆红,使得大量原本只在小范围流通的用语成为更多人使用的词汇,这和十几年前第一档全民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带火了“粉丝”这个词别无二致。

  在贸然对这些词打下负面评价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厘清一件事。在一个群体内部,用着群体成员所公认的沟通术语和用词习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任何一个群体文化的形成必定具有自身的逻辑及其因果。比如饭圈习惯于用明星首字母代替全名,可能是为了避免其他人搜索关键词而引战。而如此多的首字母缩写可能是为了加快交流速度。另外,群体为了区别于其他群体,体现独一无二性,也为了维护成员间的文化认同,甚至会故意使用其他人无法理解的用词,更新自己的“词库”……但究竟原因是什么,则需要我们在了解群体文化之后,再进行理解、分析或者引导。

  粉丝也需注意使用场合

  现在早已不是互联网初期网络话语权被社会精英“垄断”的阶段,如今网络用语的发明者,可能来自任何一个群体。一个词语可能会在任何境况下爆炸式地传播,使用群体也“下沉”到了青少年,甚至儿童。

  比如,通过数据工具,我们可以粗略地看到“偶像练习生”的用户年龄画像中,23岁以下的用户渗透率最高。对于其中的未成年用户,尤其是语言规范正在形成且缺乏一定辨别能力的低龄网友来说,不分场合地使用缩写词和怪词,对于他们学习语言规范和接受文化教育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虽然爱豆出圈(指的是被粉丝以外的人知道)很正常,但随意使用小圈子用词,并且泛化成为某种语言习惯,会损坏一些词语的正确意涵和语法规则,也会加重群体与代际之间的沟通障碍。

  将粉丝文化、偶像机制与主流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维护粉丝与偶像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整体市场的壮大与被认可。

  □豆包(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