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北京西站是北京乃至全国人流量都较大的一个交通枢纽中心,其内设停车场的主要功能是为接送旅客的车辆提供临时停放的位置。数小时以上的保管不在此列,过夜停放就更有占用稀缺公共空间之嫌。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网络上称北京西站南广场地下停车场收费“天价”,未满56小时交了一千多元的停车费,另外也不乏缴费3000多元、8000多元的车主。《新京报》记者走访停车场管理方,并电询北京物价局,确认该停车场确实有自主定价权,也并未违反相关规定。但是,除了合规性以外,动辄几百上千的停车费,市民能不能接受、愿不愿意接受,是否还值得继续讨论呢?

  北京西站南广场地下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具体来说是15分钟5元,一小时20元。但之所以会被质疑“天价”,关键是这个停车场完全不设“当日封顶价格”,不似首都机场那般一天至多80元,而是单纯按时长计费,每多停15分钟就多加一次累计费用。

  不过,一天24小时480元,虽然和国内同类停车场相比确实较贵,但如果与国外比对一下,也许就不觉得贵了。比如美国的纽约曼哈顿市中心,公共停车场一天停100美元是很正常的标准。按汇率来算,北京西站还有提高的空间。更何况,如今国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其核心区域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在事实上已经超过了国际上的老牌大都会如纽约、东京等。从市场价格机制角度来说,北京的停车费如果有朝一日全面赶超纽约等发达国家的城市,或许也并不奇怪。

  事实上,私家车的用车成本、尤其是城市核心区域的停车费用,确实是调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有效工具。偌大的纽约,可没有限外限行,是辆车就能开进去。按照“车轮上的美国”的直观印象,纽约似乎应该被车海挤爆才是。然而但凡到访过纽约的国人应该有所体会,对比国内拥堵,纽约路面交通其实并不糟糕,何以至此?

  一大原因恰是,居住在周边城郊的、每日往返曼哈顿岛工作的中产阶级上班族,哪怕他们在郊区的大院子中,家家户户有一两辆车是再正常不过,然而,他们首选的出行方式依然是公共交通,例如城际火车与通勤巴士,进城以后再在中央车站换乘市内地铁。那到底是什么让最爱自驾的美国中产自觉放弃开车上班?当然是曼哈顿那每日100美元的停车费。

  纽约用价格机制调节路面交通,北京哪怕现在做不到,北京西站停车场调节个停车位供需还是可以的。北京西站是北京乃至全国人流量都较大的一个交通枢纽中心,其内设停车场的主要功能是为接送旅客的车辆提供临时停放的位置。数小时以上的保管不在此列,过夜停放就更有占用稀缺公共空间之嫌。所以,按累计时长付费的计价规则,多少有种鼓励短时停靠接送、惩罚长时占位的意思。

  故此,如果说价格手段、市场调节将会是未来城市交通治理模式的趋势,总归能够得到市民的理解与接受。但也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设置封顶价格。无需在收费上与同行格格不入。

  □陈迪(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