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脱口秀,史炎总喜欢讲一个段子。“我们这个行业不敢办峰会,万一包辆大巴,出了什么事,中国喜剧就要倒退30年。”虽然是一个2015年的老梗,但足以说明国内脱口秀人才的稀缺。

  那一年,对比中美两个代表城市上海和纽约。纽约从事脱口秀的人以千计,每天晚上有上百场演出,而上海只有二、三十个人,每周演一两场,其中全职的只有三、五个。

  经历3年变化之后,中国喜剧脱口秀的生态,仍然处于什么都缺的阶段。“脱口秀艺人缺乏完善的上升通道,如何培养下一个李诞和池子?”史炎认为,中国脱口秀不仅需要培养市场和艺人,还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线下生态,为艺人提供演出机会之外,还要找到合理的变现渠道。

  这也是笑果文化成立子公司笑友文化的原因。笑果文化出品过多部爆款脱口秀综艺,从《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中也走出了一批中国喜剧脱口秀的代表人物,但毕竟池子、李诞可遇不可求,如何为一个初生行业开辟一条路,是史炎和笑友文化正在做的。

  培养市场和疏通人才缺一不可

  人是这个行业的核心,既要培养喜欢脱口秀的年轻消费者,也要培训出能支撑整个行业良性循环的从业人员,但目前两者都缺。

  2017年以前,脱口秀的活跃版图只局限在北上广深,其他城市要么没有群众基础,要么没有为脱口秀爱好者提供展示自己的地方,所以打开入口成了关键。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做脱口秀最大的人群,来自于在大城市打拼的外地人。”史炎认为,这群人更容易察觉出不同地域文化间的差异,有更多的“梗”可以抛。

  

  笑友文化CEO 史炎

  所以笑友文化在选择入口时,就瞄准了这批人聚集的城市,比如:杭州、苏州、南京、重庆、成都,并在全国十个城市建立了线下品牌“噗哧”。

  “噗哧”运营有城市俱乐部、校园俱乐部、公益校园行及喜剧主题空间噗哧HUB。前两种方式既是选拔渠道也是培育基地,是脱口秀艺人起步的地方。从这里选拔出来的新人,再到上海集中培训,笑友为此开设了“噗哧学院”,史炎担任院长。另一方面,已经成名或成熟的脱口秀演员通过公益校园行走进各大高校,近距离培训新人,同时传播脱口秀文化。

  “脱口秀的最大特点在于每个人自成一派,培训过程中,我们尽量少提规则,但一定尊重基本原理:比如有时候不是段子不好笑,而是没有挑对前提。技巧也会讲,要有惊喜、要违背观众的预期,或是让观众产生优越感。”史炎介绍,目前,笑果文化和笑友文化旗下共有近百位签约艺人加编剧,通过自有培训体系签约的占一半以上。

  接受培训后的新人再在各个城市的开放麦和周末秀打磨自己的段子,出现在周末秀的段子会比前者更成熟。新人在其他城市的开放麦一周可以练2场,在北京可以达到8场。

  据史炎介绍,成为脱口秀艺人,要具备三个特点:有一套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强表达欲和表达能力;如果要往线上推,还要有明确的人物标签。

  同时他也表示,标准之外也要看直觉。“关于长相,以前我们没得选,长成池子那样也得要。现在我们有一些选择余地,你丑可以,但得有特色,要么就得有亲和力,像庞博这样。”

  史炎最早也是一名脱口秀演员,他是《今晚80后脱口秀》的核心成员,“上海交大”是他常用的梗。在看到这一生态目前贫瘠到不仅缺乏艺人,连培训人员也很稀缺的现状时,他带领笑友文化一边建立人才培训体系,一边建立培训人员的培养机制。

  知识付费和线下演出是主要盈利模式

  去年,笑果文化联合掌阅打造了在线付费课程《吐槽是门手艺》,由几位脱口秀的头部艺人李诞、池子、王建国、张绍刚、史炎主讲。课程每周更新两次,共100期,售价99元。

  史炎透露,下一阶段公司还会和喜马拉雅、知乎等平台合作在线课程,同时开始尝试和其他圈层的跨界合作。

  

  今年6月,噗哧和丁香医生在上海的噗哧HUB合作了一场名为“喜剧养生之夜”的演出。

  喜剧空间噗哧HUB是笑友今年的重点项目,目前只在上海本地做探索,如果模式成熟,未来有可能复制到更多城市。噗哧HUB的盈利模式主要包含了周边产品的售卖和演出活动。据史炎介绍,除了医疗领域,还有一些其他行业也在尝试与他们展开线下合作。

  从去年开始,笑友相继为湖畔大学、腾讯的游戏团队及偶像组合SNH48做过一些脱口秀培训。

  可以看出脱口秀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始被更多领域接受,成为跨界合作、落地的一种新形式。同时,它开始从线上脱口秀综艺引流到线下的爱好者,脱口秀的付费基础正在逐渐形成。

  “未来还会探索一些新的商业模式,一是对B端和C端的培训,另一个是喜剧生活节。”但史炎告诉寻找中国创客,目前笑友文化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知识付费和线下演出。

  脱口秀还是一个崭新的行业,一切都还在探索期,笑友目前的培训体系也只能解决内部的艺人输送,人才依旧是主要问题。他坦言,未来如果能把喜剧生活节做到草莓音乐节的体量,再谈更多的变现模式才更现实。

  中国脱口秀行业的关键:人、人、人

  “我们也纠结过,是先赚钱还是先培养人。最后选择了后者,因为这个阶段修路是主要的,跑车还是其次。”史炎表示,笑友文化目前最核心的还是解决人才的入口和出口问题。

  “我们在探索除了往线上综艺输送艺人以外的渠道,比如建立线下演出生态。未来一定会有一批艺人,专注做线下演出也可以养活自己,这将是这个行业成熟的标志之一。”

  除了通过培训体系吸纳人才外,未来的两到三年,笑友文化希望在线下建立多个出口,从业者可以做线下艺人、制作人、编剧,也可以做星探、培训师,甚至研究员。目前,笑果文化内部已经成立了研究部门。

  谈到脱口秀行业未来的竞争,史炎表示关键还是在人,而人的培养,需要线上、线下整个生态的配合。这在某种程度意味着,如果资本想要砸出竞品,短期内很难实现。

  脱口秀行业目前的玩家仍旧有限,无论未来几年资本是否入局,人才培养都将是各家的侧重及主要争夺点。

  人才匮乏是这个行业的短板,同样也成为新玩家入局的壁垒。在被问及脱口秀行业的天花板时,史炎略作停顿,他认为这个行业还是一粒种子,自己并不确定未来能长成什么样,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先把路铺好,培养更多人。

  采访最后,我们也与史炎定了一个五年之约,期望到那个时候,在行业已经完成基本的人才储备时,再次与业内人士探讨,未来中国的脱口秀将会变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