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 (记者李玉坤)近日,在一些短视频平台,很多人展示捕杀的清道夫鱼,并呼吁不要随意放生。

  记者将视频发给公益组织反电鱼协作中心主任朱凯,他表示,这确实是清道夫鱼,学名豹纹脂身鲇,属于入侵物种。

  能够在陆地上爬行

  清道夫又叫琵琶鼠、垃圾鱼,喜欢养鱼的人对这种鱼并不陌生,一般会在鱼缸中放两条,清理水底垃圾和缸壁青苔。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环保部和中科院联合发布的第三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清道夫就已经在列。

  拍客们在短视频中展示的清道夫,长约30厘米,全身被甲,长像瘆人。

  根据入侵物种名单的描述,清道夫属于硬骨鱼纲、鲇形目,体长 25~40 cm,呈半圆筒形、侧宽、背鳍宽大,尾鳍是呈浅叉形,腹部扁平、体呈暗竭色、全身灰黑色带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布满黑色斑点,表面粗糙有盾鳞,头部和腹部扁平,左右两边腹鳍相连形成圆扇形吸盘,须 1 对,胸腹棘刺能在陆地上支撑身体和爬行。

  清道夫属热带杂食性底层鱼类,生长适温23~28℃, 适应性强,喜欢弱酸性水,耐低氧能力强,易养殖;有吸盘,常吸附于池壁四周,舔食残渣剩饵,因而得名豹纹脂身鲇。

  清道夫成鱼体长达到 30cm,活动于水体的底层,具有适应性强、易饲养、杂食性、耐低氧、起捕率高等特点。

  原产南美,吃鱼卵

  清道夫原产南美洲,广泛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1980 年,清道夫引入中国,作为观赏鱼出现。

  到时,清道夫现在已经广布于广东、湖北、台湾、广西、陕西、四川、重庆、江苏、江西、海南、安徽、上海、浙江、福建、云南、吉林。

  因为成年的清道夫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类,它还会以其它鱼类的鱼卵为食,一天可以吃掉 3000~5000 粒鱼卵,也会吞食鱼苗。

  朱凯说,这种鱼在国内没有天敌,因为皮肤非常的硬、肉质非常粗糙,也不好吃,而且极易存活,并且大量繁殖,挤占本土鱼类生存空间。他呼吁严控人为引种和传播,防止扩散到自然水系,更不要随意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