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相聚北京!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宣传片发布。来源:新京报客户端


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北京开幕。今年以来,这是继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的又一场主场外交活动。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并将出席相关活动。


对话与交流有助于人们增进了解,更利于形成命运共同体认同。因此,与其他论坛、大会不同的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下,设置了大量的民间交流活动。这次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有亚洲文化嘉年华、亚洲文明周、亚洲文化展演、亚洲文明联展、亚洲影视周、亚洲美食节等诸多接地气的交流活动。


文明的交流既有大的战略格局的合作,也有细致入微的濡化融合。而后者往往就是在和各国民众切身相关的日常当中发生,是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交汇。这样的交流和对话,无疑利于促进彼此之间的身份认同。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会期间的一些活动可以说是意味深长。作为活动内容之一的亚洲美食节将同时在北京、杭州、成都、广州四座中国的美食之都举行。在北京主会场的美食节围绕“风味”“技艺”“器礼”三大美食文化领域,设14场展示品尝活动、6大商圈美食活动,民众可以品尝来自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的特色风味。


这不只是国内吃货们舌尖上的盛宴,而是有更加深厚的历史传承。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胡麻、无花果、西瓜、大葱、胡萝卜、胡蒜、番红花、香菜等农作物,由此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这些物产一直留传到今天,它们可能出现在北京烤鸭里、广州的例汤中、成都的火锅里。


而在我们餐桌上占据重要位置的饺子,据说是由“医圣”张仲景所创,三国时期开始普及。而后,受元朝文化传播的影响,饺子在蒙古、俄罗斯、伊朗等不少国家成为美食,至今也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除了美食,亚洲文化嘉年华、亚洲文明周、亚洲文化展演、亚洲文明联展、亚洲影视周活动,亦可唤起精神与文化层面的共鸣。这些好看、好吃、好玩活动的举办,本质上是在交流中发现对方的美,在对话中体会对方的好。


一条被后人称为“丝绸之路”的商道,在两千多年前由中国出发,绵延万里,一直延伸到欧洲腹地和非洲红海,就是文明对话的最好例证。今天的文明对话与交流,正是这种既往历史的延续与深入,也是打造亚洲文明与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


亚洲文明曾因开放包容而辉煌千年。而过去70年来,亚洲各国放弃冲突,坚持对话与交流,从相互封闭到开放包容,从猜忌隔阂到互信认同,一步步走向命运共同体。从美食到文化,从电影到艺术,民间与官方的这些交流与融合,既塑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文风貌,也带动及促进了亚洲的文明交融。


古往今来的历史都告诉我们,文明通过交流创生共同体,文明也通过交流创建扩展共同体,文明还通过交流完善共同体。因此,无论是“一带一路”的倡议,还是今天开始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都是在推动亚洲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在取长补短中实现共同发展。


编辑 何睿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