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陈鹏)5月29日,路孚特发布的第二份年度金融犯罪报告指出,亚太地区有75%的企业在过去12个月内曾受金融犯罪所害,这些机构疏于针对新客户、供货商和合作伙伴进行尽职审查,营造了一个任由犯罪活动横行的环境。52%的中国企业表示,在利用技术对抗金融犯罪方面存在困难。


路孚特在2018年的报告曾指出,金融犯罪所造成的整体营业额损失高达1.45万亿美元;而今年的报告显示,损失有增无减。据介绍,共有130家中国内地企业和118家香港地区企业参与了此次调查。路孚特访问了全球24个地区内约3000名负责合规的管理层人员,其中只有62%称会针对金融犯罪进行内部举报,而仅有60%受访者表示已经向相关的外部组织举报有关罪行。 


报告称,接下来的一年,全球机构预计将增加51%的预算以缓解这方面的危机。全球绝大多数受访者(97%)认同科技可以有效地帮助预防金融犯罪,其中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是首选,其次是基于云端的数据和科技。 


路孚特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李德庆表示,“过去一年来,亚太区75%企业受金融犯罪影响,因此必须在科技和流程方面加大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云端运算的长足发展,提高了企业即时分析数据的能力,也能简化‘了解客户’(Know Your Customer)等流程,并揭露以往无法发现的犯罪。与此同时,尽管大多数金融犯罪案件都是由外部合作伙伴和客户触犯,但企业只对大约一半的外部合作伙伴和客户进行尽职审查,营造了一个任由犯罪活动猖獗横行的环境。科技公司、各国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加强合作,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成功关键。” 


附报告中有关亚太地区和中国的主要调查发现:


(1)72%全球机构在过去12个月内成为了金融犯罪的对象,其中包括75%的亚太区机构。 


(2)99%的中国企业认同技术可以显著帮助阻止金融犯罪行为,但高达52%的企业认为在利用技术进步对抗金融犯罪方面存在困难。


(3)仅有12%的中国企业认为在“获取信息对客户及合作伙伴进行尽职调查”方面“非常容易”,而这一比例在美国为62%。


(4)82%的中国企业将优先投资于自动化和数字化,以对抗金融犯罪。这一比例为全球最高。


(5)83%亚太区受访者表示数据私隐条例限制了他们合力打击金融犯罪的能力。


新京报记者 陈鹏 编辑 汪世军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