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5月31日,“2019中国(北京)打击侵权假冒交流大会及成果展示活动”在京交会举办。专题展区通过图板、实物和讲解,展示2018年来京津冀晋蒙5省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和成果。这是北京市第三次举办该项活动。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言楷介绍,2018年,北京组织开展了互联网领域侵权假冒治理、农村和城乡接合部治理、车用燃油专项整治等重点领域治理行动;查处了跨多省的特大生产销售假酒案、侵犯“Tiger”(虎牌保温杯、壶等产品)注册商标专用权案、假冒壳牌润滑油案等典型案件。据统计,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行政执法部门立案4666件,涉案金额1.94亿元,移送司法机关43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81个;公安机关破获侵权假冒案件71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60人;检察机关依法批捕案件299件、涉案人员471人,起诉案件465件、涉案人员622人;审判机关受理案件423件,审结417件,判决414人。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知识产权处黄建华介绍,去年全国海关在口岸查获的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货物案件有几大特点。查处的货物和案件,主要是以侵犯商标权的货物为主;在行李、个人携带以及邮递渠道的查获批次增幅非常明显,去年全年是4.5万多批,同比上一年增长了一倍多。但是行邮渠道每个批次货物数量比较少,去年行邮渠道,特别是邮包,每一批侵权货物只有5件商品。另外,查获的侵权货物集中在出口环节,但是这几年有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在进口环节查获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东部沿海地区仍然是海关执法的“主战场”,按照货物数量来看,排在前10位的海关主要是宁波、杭州、广东、上海、深圳、厦门等10个海关。像昆明主要是以陆路口岸,去年也进入前10名。“目前我们发现,沿边以及内陆区域的海关,查获的侵权货物数量也在逐年上升。”黄建华说,查获侵权货物的品类方面,仍然集中在轻工产品、鞋类以及电子产品等。从品类来说,过去主要以服装鞋帽,老百姓一般日常的消费品为主,这几年,一些高科技产品,特别是通讯类产品以及汽车零配件等等也在逐年上升。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路政闽表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位列17,成为首个跻身全球前20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全球排名从上期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比上年提升了32个位次,改善幅度居全球第三,东亚、太平洋地区之首。


但打击侵权假冒仍面临新挑战。主要包括执法监管面临挑战;跨境侵权假冒问题依然突出;主体责任有待落实;公众意识仍需提升几个方面。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于音 校对 郭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