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整治两年来,开“正门”已成为社会共识。不过,金融机构在获客、运营、风控等方面还有多重难题待解。


一家大型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表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已经全面互联网化,要精准地发现他们并服务好他们,回归线上是更可行的办法。互联网电商平台和金融科技公司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与这一类的公司进行合作,或将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服务校园人群的路径之一。


校园贷“正门”为何进展缓慢?


尽管银行推出了信用卡,但多数在校大学生并不太了解,平时还是较多使用互联网平台的金融产品。另一方面,不少高校依然对“开正门”持谨慎态度,提高了银行系进校园的门槛,这使得校园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融360数据显示,“90后”使用消费贷款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人群超过5成,占比50.17%。在贷款渠道方面,除了信用卡、白条等,过半的年轻人将手伸向了网贷。


2017年开始,监管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措施“堵偏门”“开正门”。当年6月,原银监会发文鼓励商业银行积极研究、探索校园贷可持续经营模式,“正门打开”,从源头杜绝校园贷乱象产生。


校园贷正门已开,为何银行进入缓慢?上述银行业内人士分析称,其根源就在于,银行在探索校园贷可持续经营模式上,还有获客、运营和风控三大难题。


获客方面,传统银行网点获客的方式,不适合当今95后、00后的消费习惯,地推成本又非常之高;运营方面,银行产品消费场景单一,且聚焦在线下,互动贫乏,使得很多学生客户沦为“僵尸户”;风控方面,银行对信用白户人群的风险管理仍是一大难题,对大数据风控这一套做法有所了解,但并不娴熟。


银行与互联网消费平台合作

降低获客、运营等成本


据了解,“校园贷”此前有四类参与主体:一是电商系,包括京东白条以及分期乐商城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用户;二是各类网贷机构;三是各类民间金融线上化的高利贷者;四是协助诱导学生利用学生身份披着“校园贷”幌子以欺骗形式犯罪的不法分子。校园贷以往频发的乱象,基本上都是第三类和第四类引发的。


自2017年“校园贷”开正门之后,第一类主体——京东、分期乐等头部电商平台,都在尝试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从合作模式上讲,银行仍然作为放贷主体,金融科技公司则为其提供获客、运营、资金匹配、辅助风控、贷后管理等服务,向金融机构收取一定费用。由于放款主体是金融机构,核心风控环节也由金融机构完成,所以符合监管要求。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科技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自己对用户的洞察力和场景运营能力,以及对产品和科技更精准的理解和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进校园的获客成本、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


以工行和分期乐为例。2017年,工行信用卡中心率先和分期乐推出了针对学生的联名信用卡。此后,若干银行开始和分期乐合作,除了联合发卡之外,也包括直贷、金融科技、账户体系以及代发信用卡等方面的合作。目前,与分期乐合作的金融机构数量已经超过100家。


今年4月,工行信用卡中心执行副总裁沈卫裕公开表示,分期乐用户平均年龄比工行信用卡主流用户要年轻10岁以上,且绝大部分用户都受过高等教育,成长性非常高,这是工商银行非常看重的一点。


实际上,银保监会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相关金融服务工作,要求各地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满足大学生在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


曾在内蒙古一所大学读计算机专业的朱光远表示,在快毕业的时候,他选择用分期的方式支付了16800元的程序开发课程。“我不想跟父母开口,我也不想麻烦别人,还利息比还人情轻松多了。”


业内人士指出,面对这些适度合理的分期消费需求,校园金融服务的正规军积极开发出更多贴近学生生活、商业可持续的金融产品,才能避免大学生铤而走险,掉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新京报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