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杨亦静 通讯员 张富)“农村就是脏乱差”是很多人想到乡村环境时,时常给出的评价,但现在,农村的环境越来越不一样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经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年,平谷区将有79个美丽乡村创建村接受市级考核验收,据了解,平谷区按照“清脏、治乱、增绿、控污、拆违、定规、立制”要求,推动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崔家庄村的废弃鱼塘如今变身小公园。于梦琦/摄


“垃圾坑”变小公园


“出门就是小公园,白天孩子游乐,晚上大爷大妈们遛弯儿、跳广场舞,别提多开心了。”平谷区东高村镇崔家庄村村民何朝明说,以前做梦也没想过,垃圾坑能变小公园。


何朝明所说的垃圾坑,是崔家庄村的一个废弃数十年的鱼塘,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鱼塘废弃后无人管理,渐渐成了垃圾堆放地,长年累月下来存积了很多垃圾,一到夏天有很多蚊蝇,恶心的气味扑鼻而来,住在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


崔家庄村的废弃鱼塘。于梦琦/摄


后来,村“两委”班子决定一定要改善这里的环境,村里先将坑内生活垃圾清理出来,填平一部分,给邻近住户留出宽敞的道路,在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暗沟;剩余的坑填平后改造成公园,安上围栏和照明路灯,地面用砖加固种上绿植;村里还自筹资金修建凉亭、石凳,安装了乒乓球台、轨道棋、篮球架等设施设备,方便村民健身休闲。


“垃圾坑改造以后,路宽了,停车方便了,满地脏水不见了,村民们都看到了环境整治带来的好处。”村党支部书记张海友说。


据悉,在去年的市级考核验收中,崔家庄村、上纸寨村、良庄子村等平谷区155个美丽乡村创建村取得了优异成绩,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平均分95.19分,通过率和平均分均为全市第一。


村里有了“治安大网”


兴谷街道上纸寨村位于平谷城区东侧,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户籍人口近3000人,外来租住人口逐年增加,最多时达7000余人,由此衍生的私搭乱建、安全隐患、环境脏乱等问题层出不穷,一度被北京市公安局列为全市19个重点防控地区之一。


上纸寨村拆除违建。姜小龙/摄


“大量流动人口给村内带来住房、环境、停车等多方面压力,加强安全保障和改善居住环境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也成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上纸寨村党总支书记谢建国说。


流动人口多,村里就实行了村庄“社区化”管理的模式,将村里的7个主要出入口和路口都设置电子栏杆,并搭建治安岗亭,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全村的动态尽在掌握,安全的“大网”保护着村民。


针对出租房屋安全隐患多、流动人口无序管理问题,自2018年起,兴谷街道以上纸寨村为试点,严格出租房屋准入标准,对流动人员进行动态管理。村里出台《出租房屋出租基本条件》,明确了包括违法建筑禁止出租(暂未拆除户)“五禁止”出租的细则。同时,还要求出租房屋户必须做到“六有六无”,即有灭火器、有烟感报警器、有电表箱保护罩、有应急照明灯、有安全出口、有人均使用面积不得低于5平米的房间;无私拉乱接电线、无大功率电器用电、无室内电瓶车充电、无电气线路老化过时、无堵塞疏散通道、居住间内无厨房灶具,为出租房屋划出安全底线。


空地现在变成停车场。姜小龙/摄


出租房屋需求旺盛,村内违法建筑滋生。自2017年至今,上纸寨村累计拆除违法建设12万余平方米。同时,委托第三方公司成立14人的违建巡查小分队,对辖区内新建房屋实时监管,发现新增违建露头就打、及时清零。在收集村民建议基础上,上纸寨村对拆违腾退空地进行统一规划利用,栽上绿植花卉进行绿化美化,并新增停车场5690余平方米。


现在,上纸寨村的道路宽敞整洁,路旁的鲜花已经盛开,栽植的法桐树遮阳成荫,加之消除了安全隐患,村民都很满意。

 

臭水沟不见了


“以前,村里的河沟常年积淤,各家各户的生活污水大多都直排入河,甚至连垃圾都随意丢弃在河边,夏天河边野草疯长,蚊蝇到处都是,又脏又臭,大家都离河沟远远的,现在和过去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谷区大兴庄镇良庄子村民王晓华说。


良庄子村污水河边堆放着杂物。胡超/摄


现在,漫步在良庄子村头,清澈的小河缓缓流淌,路边的农宅整齐排列,村民在百米文化长廊纳凉休息,长廊两侧是争奇斗艳的玫瑰园和葱翠成片的桃树林,清风吹过,让人备感舒适。很难将眼前的美丽乡村和污水横流、蚊虫滋生联系起来。


那条污水横流的小河是影响村民居住环境的根源,也成为了良庄子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切入点。2016年,平谷区深入落实河长制工作,大兴庄镇和良庄子村聚焦污水治理,加大投入,从河沟清淤到污水收集处理,建设了完备的水污染治理系统,也拉开了良庄子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序幕。


“当时,河沟的污泥有半米多深,清淤工作忙活了好一阵子,现在看来是值得的。”良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张海华回忆道,治理河沟的同时,村里新建了芦苇景观湿地,全村都铺设了污水管道,以前的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收集,在芦苇景观湿地集中净化处理,成为了干净的活水,污水横流的小河沟变得清澈了,也让原本被拦在河沟内侧的桃园和空地有了更大的价值。


孩子们在百米文化长廊嬉戏。胡超/摄


按照污水处理站景观化的思路,良庄子村对周边土地进行规划设计,在空地上建起了文化长廊,把闲置土地变为玫瑰园,把桃园变为花园,把鱼池变为垂钓园,并在水中栽种了荷花,修建了观光步道。眼下正值荷花盛开时节,除了村民外,更有不少游人慕名而来,荷花池旁、玫瑰园内行人络绎不绝,宜居的生态环境,让良庄子村焕发了新活力。

 

新京报记者 杨亦静 通讯员 张富

编辑 唐峥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