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到,在这样团圆的日子里,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吃了这么多年的月饼,你知道为什么要吃月饼吗?除了月饼,还可以吃什么呢?

 


月饼也叫团圆饼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据了解,月饼在古代是作为祭祀月神的贡品出现的,商周时期,江浙一带的人为了纪念闻仲太师,于是有了“太师饼”,这也是月饼的雏形。

 

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相传,唐朝开国初期,大将军李靖八月十五征讨匈奴得胜而归,唐高祖李渊接过进贡的胡饼,笑指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

 

到了明朝,月饼已成为全民饮食。一个圆饼,全家分食,正表达了人们对于合家团圆的愿望,因此在北方的一些地方,月饼又叫团圆饼。


 

黏糯甜蜜打糍粑


难道中秋节只能吃月饼吗?那你可就小瞧了我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

 

除了吃月饼,四川、广西等地区的人还喜欢在中秋节这天舂糍粑。资料显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为了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便有了吃糍粑的习俗,黏黏糯糯的糍粑正预示着一家人团结和睦,吉祥如意。

 

人们对糍粑的热爱还赋予了它无限寄托和深刻寓意。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就连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来年丰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喜庆、吉祥和团圆;而吃着圆圆的糍粑就自然象征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了。 


 

桂花酒配桂花鸭


南方的八月,桂花飘香,人们也将对桂花的喜爱带到了饮食中。在用桂花制作的食品中,南京的桂花鸭尤为有名,其主要食材为鸭、桂花糖等,鸭肉鲜香美味,并带有桂花的香气。中秋时节,和桂花鸭一样必不可少的还有桂浆,桂浆又叫糖桂花,在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和酸梅腌制而成,搭配小糖芋头一起,妙不可言。

 

吃过桂花鸭,不妨再来点桂花酒,桂花酒可算得上是南方的名饮,且从古代就有喝桂花酒的习俗。古人认为桂花表示富贵吉祥,子孙昌盛,由桂花做成的佳酿有“饮之寿千年”的功效。虽有些夸张,但人们赋予其的美好愿望倒也成为了一个中秋流传的习俗。

 


风调雨顺剥芋头


在南方的一些地方,中秋还要吃芋头,寓意辟邪消灾。在清乾隆《潮州府志》中有记载:“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大意为中秋赏月剥芋头就像是在剥鬼皮。而芋头在古代时也曾被农民当作贡品放在古代祭祀的供桌上,以期获得保佑。

 

此外,人们对芋头的喜爱还源于“余头”的谐音,人们为了讨个彩头,希望好日子有富余,会在中秋节时吃些芋头。

 


深情厚谊吃螃蟹


“西风响蟹脚痒”,中秋时节正是田螺和螃蟹最为肥美的时候,因此很多地方也会把螃蟹和田螺作为中秋的必备菜品端上桌。特别是螃蟹,在明代宫廷就有中秋吃蟹的习惯,蒲包蒸熟,辅以酒醋,众人围坐。

 

不仅如此,在古人看来,螃蟹之“蟹”音同“谢”,在中秋佳节以螃蟹送礼,也可聊表谢意。

 

新京报记者 张明璇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