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裴剑飞)再过4个月,2020年春节过后,北京冬奥会的多项测试赛将陆续开始,届时,交通保障工程——延崇高速也将进入“冬奥标准”。昨天(9月12日),记者从延崇高速绿化工程的施工方——首发集团生态公司获悉,在延崇高速山区段的沿线,共分布着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的景观绿化及及生态修复工程,这些工程年内都将正式完工,像是雀儿舌头、六道木、野葡萄这样的乡土植被、苗木将“回家”绿化冬奥高速。


在延崇高速穿行松山自然保护区的路段内,首发生态采用“近自然修复”的方式,对裸露的坡面进行生态修复,把土壤、植被都“还原”到开挖前的状态,一些乡土树种将迁回原地。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延崇高速山区段沿线绿化工程年内完工


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工程,兴延高速和延崇高速合称“京礼高速”。全线通车后,延崇高速将成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在西北区域的重要通道之一,形成北京西北方向第三高速通道。从北京市区到张家口的公路交通距离将大幅缩短。目前,兴延高速已经于今年提前开通,并服务于世园会。


到2020年的春节以后,20项冬奥会测试赛将陆续进行,这既是对场馆、组织的考验,同时也要求相关的交通保障工程必须同步进入“冬奥标准”。记者了解到,在延崇高速山区段的设计、修建工程中,生态环境修复始终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延崇高速山区段也成为了交通运输部打造的首批绿色高速项目之一。


目前,延崇高速正在紧张施工,延崇高速北京段最长的隧道玉渡山隧道也于今年8月中旬顺利贯通,按照北京市相关部门此前披露的工期计划,预计到今年年底,延崇高速公路北京段全线将正式通车。


昨日,记者从延崇高速绿化工程的施工方——首发集团生态公司获悉,在延崇高速山区段的沿线,共分布着总面积约 80万平方米的景观绿化工程,除了常规的路侧绿地、互通式立交绿地、边坡及隧道洞口绿地的绿化工程外,升级版的桥区雨水收集系统和“近自然修复”理念也应用到了延崇高速的生态修复中,沿线绿化及生态修复工程年内将完工。


桥区雨水将全部用于绿化灌溉


作为一条桥隧比高达87%的高速公路,进入正在建设的延崇高速山区路段后,一座座桥梁立柱拔地而起,足有百米之高。从京礼高速的辛家堡收费站出高速后,北面的山上就是今年8月中旬刚刚贯通的延崇高速北京段最长的玉渡山隧道,而这里,将成为汇集京礼高速、京新高速和110国道的一座互通立交。


在这座正在修建的互通立交桥下,一溜用石头砌成的小台阶并不显眼,但它们却在桥区的雨水收集系统中承担了重要作用,从玉渡山隧道山顶到桥下的土坡被修建成了16节阶梯层,桥区内的雨水将逐级渗入土壤、滋润植被。首发生态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30度的坡度计算,如果不采取措施任由雨水顺着山体的陡坡倾泻而下,大概有40%的水量会形成径流,大量的雨水无法均衡回补地下水,而将坡道改建成台阶状后,水的流速会明显放缓,只有约15%的雨水量会形成径流,而85%的雨水量能在16节阶梯层间逐级渗透,给植物提供水源。


就在不远处,桥下还依次梯度排列有11个大型水体净化池,它们将与这些阶梯共同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这是升级版的桥区雨水收集系统,和以往相比增设自动化控制系统,集合收集、净化处理、使用为一体的智能化设置。”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这套雨水收集系统的工作原理,先是雨水通过路面径流进入U形边沟,经过三级沉淀、净化处理后进入蓄水池,过滤掉泥沙、枯枝等大颗粒物,达到满足滴灌和喷灌的需求。


在京礼高速和京新高速的互通立交桥下,依次梯度排列有11个大型水体净化池,它们是集合收集、净化处理、使用为一体的智能化桥区雨水收集系统。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按照测算,在这一桥区,每年大概会形成约12万立方米的雨水,经过妥善收集、处理,可以完全满足绿化灌溉需要,另外,还减轻了南边的妫水河和官厅水库的泄洪压力。对于桥区内的水,这套桥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采取了“雨水灌溉,雪水外排”的分别对待措施,溢流雨水排入绿地,而含有融雪剂的雪水则进入蓄水池严格管理流向,经过处理后,才会排向自然。


原生苗木将“回家”绿化冬奥高速


从辛家堡收费站出发,顺着延崇高速山区段的方向,继续向西北前进,在盘山路上行车约30分钟,才能抵达正在建设冬奥会比赛场馆的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这两者间的实际距离不过几公里,延崇高速全线贯通后,只需要“一脚油门”的时间就能抵达。


记者看到,在延崇高速穿行松山自然保护区内的一处陡坡,几名工人正在利用手中的喷播机进行植物种子喷播。据介绍,这是首发集团生态公司正在对裸露坡面进行植被生态修复,这处坡高72米的九级高陡边坡也是华北地区最高的边坡。所谓“边坡”,就是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时,将山体凿开而形成的裸露山体,如果不妥善处置,将对自然生态产生一定影响。


为最大限度减少对保护区的环境影响,保证原生苗木、植被能顺利“回家”,在开工前期,首发生态公司就与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进行了对接,反复规划实施方案,将“近自然修复”理念应用到华北第一高陡边坡的生态修复中,通过技术手段,将原生的雀儿舌头、六道木、野葡萄等植被、苗木迁回原处,保证原有的生态面貌。


“在延崇高速山区段内,类似这样的生态修复措施并不只有这一处,在整条高速都采用‘近自然修复’这样修复方式。” 首发生态公司延崇项目经理夏宇告诉记者,由于边坡开挖后对山体破坏较大,基底是没有土壤层的风化岩,直接种植被无法成活,在边坡上还建造了一个挨一个的蜂窝状“锚杆框架梁”,先在里面填入土壤,再进行种植。


在延崇高速穿行松山自然保护区的路段内,首发生态采用“近自然修复”的方式,对裸露的坡面进行生态修复,把土壤、植被都“还原”到开挖前的状态,一些乡土树种将迁回原地。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回填土壤的选择也非常有讲究,前期对土壤中的各种元素含量进行测算,并保留了部分原有位置的土壤,在回填时,还需要再掺入木屑、蘑菇肥和草木灰等,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植被生长。


在种植物种选择方面,首发生态公司结合自然保护区周边的植被情况,选用锦鸡儿、雀儿舌头、绣线菊等一系列本土植物,还原原有植被层群落。同时,还在土建开山前,对该区域原有的六道木、孩儿拳头、南蛇藤、野葡萄等原生苗木进行采集,并加以扦插培育,在生态修复环节再移植回原处,减少外来植物对当地生态群落造成的入侵与危害。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协作记者 王贵彬

编辑 丁天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