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一场由北京服装学院继教院影视与演艺服饰组主办关于汉服文化与影视文化的讲座,在2019年北京时装周的论坛上展开。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汉服研究者杨娜,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化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曾参与《甄嬛传》《三枪拍案惊奇》《影》等影视作品制作的秦浩天,均在论坛上分享了他们与汉服的故事。


杨娜告诉新京报记者,“从俗和尊时”即什么时候穿什么样的衣服,是汉服穿着的一个需要注意的环节,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都很快,日常汉服穿着和交际基本符合场景、方便出行就好,也不用过度强调礼仪章法。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就如同这个民族的皮肤一样,沉淀了历史,流传百世而传下来。”杨娜在所著的《汉服归来》中这样写道。


杨娜身穿汉服礼服为其出版的新书拍摄照片。 受访者供图


影视造型设计师秦浩天:还原传统文化服饰更有信心

 

2006年起,秦浩天开始从事影视造型、饰品和服装设计,参与了《影》《三枪拍案惊奇》《甄嬛传》《武媚娘传奇》等影视剧的制作,目前担任中国电影学会化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带给自己无穷无尽的灵感,也是自己创作的源泉:“电影和电视作品作为商品,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去思考,什么样的设计更能符合观众的审美口味,把古典元素融合在创作过程中。”

 

在这几年的工作中,秦浩天感受到了一种潮流的回归:“从以前哈韩哈日,到现在的对传统服装服饰还原感兴趣,这体现出一种文化自信。”

 

在秦浩天的印象中,市场对完全依据文化还原的设计,前几年在审美上接受度并不高:“2009年,我们拍摄金铁木导演有关唐朝的纪录片《大明宫》,我们将唐朝服装服饰和人文习惯,按照一比一的还原,比如眉毛是相连的,当时流行红妆,杨贵妃洗完脸都是红色的,但是观众不太接受,觉得不好看,导演表示,因为是纪录片,所以要坚持原汁原味的展现。”

 

这种设计中的顾虑逐渐减少,尤其到了2019年,秦浩天说:“因为经济发达了……越来越多观众的文化提高了,了解了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历史,就可以接受这样的服装和造型。”


秦浩天在《甄嬛传》拍摄期间与“华妃”蒋欣合影。 受访者供图

 

制作越精良,越容易形成文化引领

 

秦浩天参与了《甄嬛传》所有人物的造型制作。在他看来,这部光造型设计就经历了五六个月的作品,制作非常精良,其中的造型设计,也引领了同类题材。

 

“为《甄嬛传》工作时我翻阅了许多资料,但也没有完全按照历史进行制作,而是进行了一些改良加工。”秦浩天说,在为影视剧进行造型时,他会先通读剧本,然后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比如对历史的部分参考多少,在造型中有哪些突破点。

 

发型设计是《甄嬛传》的突破点之一。

 

“比如按照历史,大拉翅应该出现在清朝后期,但我们在该剧中使用了大拉翅(《甄嬛传》历史背景应为清前期),剧中还大量使用了垫子、二把头(均为旗头发型)……《甄嬛传》之后,这些造型就在清宫剧里比较多的得到了使用。”秦浩天说。

 

秦浩天认为,造型设计师前期与演员见面沟通也非常重要。

 

“演员自己阐述对角色的理解,对服饰的印象,有时会比造型师的感觉准很多。”秦浩天说,演员提出的更多的是大的方向,比如,“我想演得内敛,我想在紧张的时候抠戒指,或者抚鬓角。”那么造型师就会更多突出戒指、护甲、耳环等饰品来体现帮助演员塑造人物。


杨娜身穿汉服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汉服研究者杨娜:穿汉服要“从俗、尊时”

 

杨娜从2008年开始参加汉服活动,2009年到英国留学后,创立英国汉风汉服社,回国后开始从事汉服北京的活动,她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论文也是以此为题,即《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再建构:以汉服运动为例》。

 

在杨娜看来,作为一名汉服文化研究者,她现在的工作,正好弥补了汉服领域的一项空缺:“做汉服实践的很多……但在理论重构方面有一些空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传统服饰的解构,按照朝代的传统描述方式,按照现代的民族服饰体系来建构完成。现代民族服饰体系分常服和礼服,这与我们平时的生活习惯也类似,比如工作场合需要正装,日常场合休闲装就完全可以。”

 

杨娜认为,“从俗和尊时”即什么时候穿什么样的衣服,是汉服穿着的一个需要注意的环节:“日常装扮,不要宽袍大袖,只要适合日常生活,方便出行,干净利索即可,女生头发简单扎起,男生短发也可,不用戴帽子”。杨娜说,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都很快,日常汉服穿着和交际基本符合场景、方便出行就好,也不用过度强调礼仪章法。

 

“遇到重大日子,比如成人礼或者婚礼,就需要盛装,比如很多层的汉服,展现古人服饰隆重之美,遇到节日,还要考虑妆容的问题。”杨娜说,在节日穿着汉服,要注意不犯大忌,比如“交领右衽”,再有就是头、面、衣、鞋和配饰要相互配合。

 

以中秋为例,杨娜表示,中秋着装就是从俗,同时考虑天气比较凉,不能穿着太薄,正规的礼服即可,但也不用佩戴凤冠等显得太过于隆重。

 

新京报记者 王巍

编辑 郭琛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