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国是”浮雕,反映了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20位民主人士共商国是的场景。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北平和平解放以后,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从西柏坡启程前来北平,于3月25日晨到达北平清华园火车站。毛泽东等领导人当日下午在西苑机场同前来欢迎的各界代表及民主人士一千多人见面,并乘车检阅部队。当晚即入住北平西郊的香山,以这里作为中共中央的临时驻地。中共中央在香山的半年时间,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任霍海丹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要进行了国共和平谈判,指挥渡江战役和解放全中国,以及筹建新中国三件大事。


选择香山作为中共中央驻地是出于两方面考虑


新京报: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当时北平是什么情况?


霍海丹:由于北平长期以来是国民党统治华北的大本营,1949年1月底才刚刚获得解放,所以中共中央来到北平的时候,这里的社会情况是十分复杂的。


当时北平街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特务多,散兵游勇多,抢匪多,小偷多,银元贩子多。”城里的敌特分子、反动党派成员、会道门分子仍然蠢蠢欲动,妄图破坏以至颠覆新政权。总之,北平的社会治安尚处于不稳定的状况。


新京报:为什么选择香山作为中共中央驻地?


霍海丹:在北平复杂的情势下,中共中央选择香山为临时驻地,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是安全考虑,这是最重要的。香山地处偏僻,社会情况相对简单,而且与西山山脉相连,有利于警卫,也有利于防空。


第二是满足办公和生活用房的考虑。当时香山慈幼院有3000多间房屋,可以满足中央机关相对集中的办公和居住需求。而且慈幼院的很多房子空置荒废已久,里面人员安置的问题也比较好处理。


中共中央在香山做了三方面重要工作


新京报:在香山的半年中,中共中央主要做了哪些重要工作?


霍海丹: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工作:进行国共和平谈判,指挥渡江战役和解放全中国,筹建新中国。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国民党当局在遭受沉重打击后开始制造“和谈”烟幕,伺机卷土重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毛泽东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同时在坚持人民利益的原则下提出“八项条件”,声明中国共产党愿意以此为基础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尽最大的诚意和努力争取和平。


随后,1949年4月1日至20日,国共在北平进行了和平谈判。由于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谈判宣告破裂。随后,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0日夜至21日,渡江战役打响;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27日上海解放,至9月底大陆大部分国土解放。


此时,筹建新中国的工作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主要是通过新政治协商会议(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会来进行的。1949年6月15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和《关于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的规定》。会后,建立新中国政权的工作全面展开。9月17日,又举行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新京报:香山时期,毛泽东留下了哪些重要思想?


霍海丹:毛泽东在香山办公居住共181天,先后起草了179封电报,撰写了21篇重要文章、社论、新闻稿。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已经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国家政权是什么性质,政权内部各阶级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当时在党内外不少人中还存在模糊认识。为了从理论上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也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6月下旬,毛泽东用两天时间写出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的经验。他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政权。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


《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本形成,为新中国的建立和作为新中国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新京报:在香山的半年中,毛泽东会见了40多名民主人士,对于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作用?


霍海丹:毛泽东在香山期间,与李济深、张澜、沈钧儒、黄炎培、陈叔通、何香凝、马叙伦、柳亚子、陈嘉庚、司徒美堂、赛福鼎等40多位民主人士(包括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会见谈话,商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事宜。


这些民主人士身份背景多不相同,经过曲折或痛苦的摸索,逐渐认识到旧民主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从而转向拥护共产党,相继成为共产党的朋友。毛泽东在会见中,与他们推心置腹地交谈,鼓励他们告别既往,为成立新中国和以后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


从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交往中,这些民主人士深深感受到了共产党人虚怀若谷、不计前嫌、坦诚相待、广纳群贤的宽阔胸怀。这样,就使新政治协商会议得以广泛地团结这些民主人士所联系的政治、军事、经济、文教各界以及各少数民族、海外华侨等多方面力量。


例如,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美国同中国的关系》白皮书,掩盖其对华政策的失败,歪曲事实,公然声称美国将鼓励“中国民主个人主义者再显身手”,以推翻中国新政权。中国民主建国会领导人黄炎培组织民建会同仁针锋相对地撰写文章,批驳白皮书,得到毛泽东高度肯定,在国内各界尤其是工商业界产生了良好影响。


在香山筹备的新政治协商会议有三个特点


新京报:新政治协商会议也是在香山筹备的,新政协有什么特点?


霍海丹:新政治协商会议(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也是新政治协商会议的领导力量。二是广泛的代表性,参加者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一切爱国民主人士,几乎包括了所有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三是议事的民主性,新政治协商会议实行“新民主”的议事方式,即反复协商、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新政治协商会议体现的治国方略,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就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民主协商;通过民主协商,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共同推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新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改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同月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光荣历史使命。


新京报记者 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