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民谚说:“大胡同就有三千六,小胡同多如牛毛数。”一辆恰好能通过的小轿车在一条胡同里穿梭,来往的人沿边等候。不自觉哼起一首歌儿:“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百花深处,人说百花地深处,住着老情人缝着绣花鞋……”没错,这是百花深处。



一档和乐队有关的节目燃爆了2019年,勾起了也许不再年轻却依然热血的灵魂。谈到北京的摇滚乐,不得不提的是百花深处的这条胡同。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黑豹乐队的《光芒之神》、何勇的《垃圾场》、张楚的《姐姐》、陈升的《北京一夜》、郑钧的《赤裸裸》等都出自这个百花深处录音棚,而这个录音棚现在仍然还在百花深处16号。


9月21日-24日,由大地遗产策展的“百花深处·岁月如歌”社区记忆展活动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一个重要板块,在百花深处胡同43号院开展。活动聚焦西巷社区百花深处胡同的变迁与发展,以共建、共享、共生的理念,将百花深处胡同的社区记忆物化成照片、音乐、老物件等,采用创意形式展示出来,记录与传承百花深处胡同文化。


据了解,记忆馆面向西巷社区居民,采集老故事,征集了70年代至今的居民照片及胡同风貌照片、老物件等。截至9月上旬,记忆馆共计收到照片百余张,老物件一百余件,其中包括粮票、录音机、老暖壶、老报纸、老杂志、老饭盒、CD、磁带、录像带、复读机、寻呼机等。它是什么样的?记者带你一起走进记忆里的百花深处。



木门之内,有一个缠满绿叶的“屏风”,阻挡了视线,也增加了一窥而入的好奇心。墙边的绿植、院子内的“竹泉水”,有种江南水乡的别致风情。而展区就藏在一间面积并不是很大的屋子里。橱柜、墙壁、窗边……简单的陈设却诉说了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的胡同故事。



◆ “窗边故事” 


透明的玻璃窗边摆放着有“历史感”的老物件,粮票、结婚证、接种证等,每一件都是附近居民收藏到现在的珍贵物件。


民用液化石油气使用须知是上世纪70年代的物件,在天然气普及之前,民用液化石油气是上世纪70-90年代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燃料。



不同年代的结婚证被悬挂在窗边,可以看到,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的结婚证由大变小。其中,还悬挂着接种证、独生子女证等。



而在窗边的桌案上,还有居民收藏的珍贵资料,毛泽东选集、中国人民解放军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成立50周年阅兵纪念品《新中国大阅兵》VCD、“盛世盛典”——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北京晚报》2009年10月1日)……



老到“掉渣”的暖水壶或许放在现代化的家中会显得格格不入,但它的内胆还是好的,依旧可以用来保温。



◆ 橱柜珍藏


录音机、磁带、DVD、唱片……每一件都是一份记忆和沉淀。



这个三洋牌录音机是把声音记录下来以便重放的机器,盒式录音机曾在上世纪80年代至2000年左右极为流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现在盒式录音机已趋于淘汰。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件珍贵物件,它是上世纪70年代居民自己组装的老收音机。没有颜色的木板、圆形洞中清晰可见的海绵,让简易的组装结构清晰可见。据了解,这件收音机通电后仍然可以使用。



而在另一边的橱柜里,电话机、传呼机、照相机等老物件,大概可以勾起你童年时的记忆。




在橱柜下方还有《故事会》《幽默的笑话》《传奇的故事》等读物,可以在这里翻阅。



◆ 墙壁记录


“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我是一颗善良的种子”“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每一张老照片都有对应的唱片,用简单的文字表达了脑中的记忆。



百花深处没有花,却让摇滚、滑板、涂鸦“肆意生长”。百花深处胡同居民胡学渭的家就在百花录音棚斜对面,早些年,胡大爷家的外墙上就“长”出了一大片涂鸦。起因是有两个年轻人在胡同里开了间滑板店,在墙上弄了很多好玩的画。滑板店的加入,让百花深处迅速成了年轻人的聚集地,而涂鸦也逐渐在这条古老的胡同中蔓延。后来滑板店搬走了,涂鸦也慢慢褪得差不多了。据了解,对百花深处胡同的居民来说,最能代表百花深处胡同“记忆”的并不是百花录音棚,而是屹立了数十年的大椿树。


居民胡学渭家墙外的涂鸦。图/胡学渭提供


代表百花深处胡同记忆的大椿树。图/胡学渭提供


除了照片,还有顾城写得《题百花深处》悬置在墙壁上,“百花深处好,世人皆不晓。小院半壁阴,老庙三尺草。秋风未曾忘,又将落叶扫。此处胜桃源,只是人将老。”



照片、唱片、题词,让这面墙壁有了更多可以探讨的故事。



而在天花板上,还悬挂着不少的老照片,每一张后面都有一个二维码,而每个二维码扫码进去都会播放一首歌。



新京报记者 张洁

摄影 新京报记者 张洁(除署名外)

编辑 彭雅莉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