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日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和亚洲学院成立仪式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透露,教育部随后将出台新规,大学教授和副教授连续三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将清理出教师行列。

消息发出后,一些网友表示支持,但也有网友认为该要求有点严格。

客观说,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这个要求高吗?并不高。有些人觉得严格,主要是因为将出的新规对不上课的教授们有了明确的处理措施。以前虽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要建立“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但缺乏明确的处理规定,制度也动辄被束之高阁。

给本科生上课,是教授的基本职责之一。从职责角度看,教授需要每个学期都给本科生上课,而且要上好,不上课意味着没有完成教授职责。但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有些学校特别重视学术研究成果,强调教授的论文、成果产出,人才培养却被忽略。很多教授只要学术成果突出,不给本科生上课也没什么大不了。

这两年,很多高校出台措施强调教学,采取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评价的办法,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没有论文也可评教学型教授。这类举措自然有利于教学型老师的公平发展,也让部分人产生误解,以为科研型教授就可以不给本科生上课了。事实上,所有教授——不论教学型还是科研型,都必须给本科生上课,这是基本职责。

大学通常被认为有三重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而其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人才培养,大学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社会服务,首要的出发点也是培养人才,即通过开展前沿的科研活动以及服务社会活动,给学生做科研以及走向社会的体验,由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部分教授却颠倒了主次,一心做科研,并不关心指导研究生,也不参与本科教学。

早在20年前,教育部门就要求高校要建立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制度。但迄今为止,囿于做学术研究可以短期见效,人才培养则略显“长线”,其落实情况欠佳。若该办学导向不变,重视人才培养就只是表态。揆诸当下,有些高校就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问题,课表上的任课教师是教授,来上课的却是博士生或硕士生。这样一来,让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依旧名不副实。

当前,为了获得项目、课题,很多教授变身为超级业务员,四处出差参加各种评审活动,无暇搞教育教学。而要让教授有时间、精力搞教学,也有必要加快改革科研项目管理、评价,尽早破除唯论文论、唯奖项论、唯成果论。

让连续三年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OUT”,没什么不妥。而从长远看,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制度,也需要高校把给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职责布置给教授,并给教授创造条件,别让他们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左右为难、顾此失彼。

□熊丙奇(学者)

编辑 孟然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