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王纪辛)临近10月,又是一个金桔即将成熟的季节。6年前,也是这个时候,带着让家乡金桔走出大山、卖个好价钱的多年“执念”,赖园园辞去大城市的工作,回乡创业。没想到,就一个环节没把控好,20万元的积蓄被全部赔光。中国的农民总是坚忍的,赖园园更是如此,今年家乡的金桔销售收入有望突破6000万元,收购价从2013年的每斤2元,稳定在如今的每斤10元左右,金桔种植面积从不到1万亩扩大到14万亩。6年间,“85后”赖园园带领乡亲搭上了致富快车,全国近9亿农民里,她被评为年度“全国十佳农民”。


赖园园获得2019年度“全国十佳农民”,在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领奖现场。受访者供图

 

种植园里的滑皮金桔也是“80后”

 

9月25日,带着刚刚获得的2019年度“全国十佳农民”获奖证书,赖园园刚回到家乡,就立马钻进金桔种植园,查看地里的旱情,“今年上半年雨水过多,从7月开始到现在又一直干旱。”赖园园告诉新京报记者,这是她自2013年辞去大城市工作返乡创业以来,第一次碰到的情况。

 

金桔园里,2015年就铺设好的滴灌系统已经派上用场,这还不够,不少果农开始挑水灌溉,提灌设备则从附近河流里不停地向山上抽水。这两天,赖园园也一直在和果农们一起思考对策,务农就是这样,日子看似寻常,却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赖园园已经习惯了。

 

赖园园的家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大将镇富乐村,这是一个典型的桂北山村,海拔地势高,连绵不断的山峰沟谷间河流交错。山区昼夜温差鲜明,偏酸性的土壤,倒是为柑橘类果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


大将镇富乐村乡亲们展示丰收果实。受访者供图 


在融安,种植金桔的历史长达200多年,然而,目前广泛种植的“滑皮金桔”和赖园园一样,也是个“80后”。

 

1981年,在广西融安大将镇的一片老金桔果园里,果农偶然发现了一株金桔与众不同。摘下一尝,发现不但外表有点不一样,连口感完全不同于传统金桔,没有油、麻、酸的口感,果皮滑润,口味清香甘甜。村民后来称它为“滑皮金桔”,从此开始大面积种植,这种金桔也让融安大将镇远近闻名。

 

一定要帮父母乡亲卖金桔

 

赖园园至今记得小时候跟着父母种金桔、采金桔、卖金桔的日子,全村家家户户都栽种这种金黄甜美的果子,大家的生活却并没有因此变得甜美。

 

“那个时候,金桔对我们小孩子来说,当然是美味。只是不明白,父母起早贪黑种金桔、卖金桔,家里为什么还是不富裕。”赖园园告诉新京报记者,“记得我都十五六岁了,床上铺的褥子还不是棉花做的。每年收割后的稻草要留下来,铺在床上,上面垫一张席子,再加一层毯子,就这样睡。家乡的生活,真是太落后了。”

 

父母和乡亲们一年忙活下来,依旧挣不到几个钱,“那种贫穷的场景反反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上学时我总想着,如果有一天,等有了本事,就一定要帮他们改变卖金桔的方式,把家乡的金桔卖好。”实际上,因为辛苦种金桔却总不赚钱,已经有不少乡亲心灰意冷,想着把果树砍了种点别的作物。

 

2011年,赖园园从泰国留学归国,加入广西南宁一家现代化物流公司,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在掌握物流运营技术并触网销售家乡金桔之后,2013年12月,赖园园放弃了城市白领的生活,回到大将镇富乐村,成立了融安县金色桔韵金桔专业合作社。她准备大干一场,发展鲜食金桔的电商销售。

 

一个细节击碎电商梦

 

“没有经过现实的摔打,永远不知道情怀里到底包含了多少水分”,这是赖园园对自己初期创业的总结。对物流门儿清、家乡金桔品质好、也了解电商的概念和流程,销路也有,赖园园当时觉得准备很充分了,可就在她满腔激情先后收购了50多吨金桔,开始对外发货时,一个细节轻易击碎了她的金桔电商梦。

 

由于金桔皮薄,稍经剐蹭,果皮就会破掉,包装问题与物流高成本问题解决不了,货就不好卖,也赚不到钱,结果还没等收购季结束,赖园园就赔光了自己积蓄的20万元,合作电商也终止了合作。


严格把控包装环节,降低鲜食金桔在运输环节的损耗。受访者供图

 

出师不利,在一个静悄悄的早上,赖园园离开了村子。当乡亲们还在担心与议论的时候,赖园园已经到了南宁一家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公司学习。半年后,再次“学成归来”的赖园园又回到了村里,这一次,除了依然深厚的情怀,还有一套鲜食农副产品种植、销售的操作标准,也找到了合适的物流与产品包装。

 

2元一斤没人要的金桔 身价翻几番

 

功夫不负有心人,家乡漫山遍野的金色果实,终于给村民们带来了致富希望,发展一年一个台阶。

 

2014年,赖园园注册了“桔韵”商标,种植端获得“绿色食品A证”,销售端推出城市合伙人模式。2015年,为了彻底打开销路,赖园园创立了电商品牌“桔乡里”,建立电子商务基地,组建电子商务销售团队,与各大电商平台签订供销协议。


赖园园尝试城市合伙人模式,压缩销售环节,让山村鲜果第一时间到达消费者手上。受访者供图

 

2016年“桔乡里”电商品牌带动大将镇桔农实现金桔网络销售50万公斤,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2017年,赖园园带领团队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网络销售金桔近200万公斤,金桔最高单价卖到了一斤50元,其中帮助50多户贫困户销售了15万公斤金桔。2018年,融安县金色桔韵金桔专业合作社与85户贫困户签订62万斤收购协议,销售额达2500多万元。

  

几年下来,赖园园初步实现了她当初制定的目标——乡亲们再也不用半夜出去卖金桔了。今年的销售收入,从预订情况看,有望突破6000万元,不用山区桔农再像过去那样四处求着人买,如今果子还在树上,订单就已经来了。

 

昔日,那些差点被砍掉的金桔树结出了“金蛋蛋”。2013年,卖2元钱一斤都没人愿意要的金桔,收购价格稳定在了10元左右一斤,融安县的金桔种植面积也从6年前的不到1万亩扩大到现在的14万亩。

 

洪水都冲不垮的“良心果”

 

赖园园告诉新京报记者,金桔这种果树,一年内能开花4到5次,结果4到5次。今年6月首次开花时,融安金桔经历洪水冲击,第一批金桔花都脱落了,当时桔农都很难过与忧心忡忡,没想到等洪水退去,金桔再次开花结果,为此,当地人都把金桔称为“良心果”。

 

眼下,大将镇富乐村满山坡的金桔树都挂上了绿色的果实。此时也是金桔成熟前的关键期。除了抓紧抗旱,山坡上,果农们还在忙着为金桔树施用牛粪和经过发酵的花生壳,“这些有机肥料将为金桔由青变黄的转色期提供养料。”

 

“现在合作社成员已经形成了统一管护、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上市、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产业形态。”赖园园表示她当初培训果农的时候,就提出4项要求,大家都要不折不扣执行:1,要在金桔的外表皮还是青色没有转为金色的时候就进行采摘;2,采摘金桔时必须戴手套,还不能直接摘,要用剪刀一个一个剪下来才可以;3,果子在竹篮子里,还要专门铺一层软布;4,一个竹筐里最多装6斤。

 

“这些要求和传统做法不同,一开始,村民都不理解。”农户们都觉得太麻烦,甚至一度有村民都赌气不卖给她金桔了。赖园园并没退缩,而是反复宣讲,包括为此提高中型果、大型果的收购价格。“我宁愿高价收购合格的金桔,也不会降低标准,同时把收购价格提高到4元到12元不等。”

 

严格的标准不光是对果农,对物流公司也是精挑细选,以确保最快的速度、最安全的运输。“失败是最好的老师。”曾经输在细节上的赖园园,如今不敢再放过每一个细节,用高标准把控品质。

 

在赖园园的眼里,目前只是起步阶段,品牌文化建设、渠道销量等环节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今年我们新建的冷库、电商大数据中心、自动化分拣包装流水线都要投入使用,从现在的预订情况看,今年的销售收入将突破6000万元。”

 

【原声回放】

 

新京报:当初是如何下决心辞掉城里工作回家创业的?


赖园园:我是1987年出生的,但我家乡跟你们的不一样,小时候家里特别的穷。不是光我家穷,是整个村子都很穷。大家都在种金桔,包括我的父母。金桔是人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可一年下来,能卖个一两千块钱,最多卖到三千块,这就是全家一年的收入了。

 

我从小到大,就跟着父母栽金桔、选金桔、卖金桔,我看着他们从早忙到晚。那时候家里没车,卖金桔就得用担子挑着,走十几二十几里的山路,然后搭班车去县城。回来的时候,身上就带着几十块钱。那个时候,每次看到这些,心里就很痛很痛。

 

我当时心里就想着,不管以后读书读到哪里,工作到哪里,等觉得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我一定要回家乡,改变金桔销售难的情况。

 

记者:你回乡以后,制定了一个高于当时收购价一倍多的价格,现在融安滑皮金桔也出名了,下一步发展会不会感到有压力?

 

赖园园:不会。我们主要以中果、大果、特果为主,这个价格是从2013年到现在都没有太大的起伏。我们家自己也种。我知道金桔种植成本比较高,如果给不到这么高的价格,果农收入不高,没有种植积极性,慢慢地就会砍树改种别的。现在,来融安收购的也不少,大将镇是合作社主导,收购商都会遵守合作社制定的收购价格。

 

除了提高收购价,合作社还会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农资补贴,所以农户的果子都愿意先卖给合作社,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稳定。

 

记者:生鲜果品对销售环节要求极高,在销售模式上,你提出了“城市合伙人”,这是对电商平台模式的补充吗?


赖园园:一说到做电商,大家就以为是天猫、京东,其实,城市合伙人是我们走量最大的一条渠道。

 

产地和城市合伙人是点对点的对接,一个地级市,我们有10到20位合伙人,比如,在长沙,当地会有做得比较好的,由他负责组织这个城市的金桔销售微商群,统一汇总预订数量,这样一来,金桔从摘下树到消费者手中,可能就只有24小时。这样可以缩短供销链条,压缩成本。

 

新京报记者 王纪辛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