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前夕,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


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指出,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阐释互联网发展治理“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主题。


大会组委会表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积极回应各方期待,全面阐释“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基本原则、实践路径和治理架构,倡议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谋发展福祉,共迎安全挑战,把网络空间建设成造福全人类的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概念文件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四项原则;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加强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各主体的沟通与合作,形成立体协同的治理架构。


序言


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阐释互联网发展治理“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主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网络空间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实践,彰显了对人类共同福祉的高度关切,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为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积极回应各方期待,全面阐释“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基本原则、实践路径和治理架构,倡议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谋发展福祉,共迎安全挑战,把网络空间建设成造福全人类的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必须与时俱进。欢迎各方持续为丰富发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贡献智慧力量,携手开创全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

2019年10月


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极大拓展了人类生产生活空间,网络空间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新家园,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在网络空间休戚与共、利益攸关,国际社会应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人类。


一、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人类文明进步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同时,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网络空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数字鸿沟不断拉大,世界范围内侵犯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推行种族主义、散布虚假信息、实施网络诈骗、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违法犯罪行为已成为全球公害。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致力于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中国既是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受益者,也始终是国际网络空间和平的建设者、发展的贡献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互联网大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维护各国在网络空间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不断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对话交流,依托共建“一带一路”等分享发展经验、推动务实合作,成功搭建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平台,为国际社会凝聚共识和探索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把网络空间建设成造福全人类的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我们倡议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顺应信息时代潮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契机,积极应对网络空间风险挑战,实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


二、基本原则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坚持以下原则:


1.尊重网络主权。《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主权平等原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网络空间。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应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治理模式和平等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权利。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制定有关网络空间的公共政策和法律法规。任何国家都不搞网络霸权,不利用网络干涉他国内政,不从事、纵容或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不侵害他国信息基础设施。


2.维护和平安全。实现网络空间的安全稳定,事关人类的共同福祉。各国应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尊重彼此在网络空间的安全利益和重大关切。各国应反对网络空间敌对行动和侵略行径,防止网络空间军备竞赛,防范网络空间军事冲突,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网络空间争端。反对将网络安全问题政治化。各方应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双重标准和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反对网络攻击和大规模监控,反对国家间无端的网络攻击指责,致力于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与安全。


3.促进开放合作。开放是开展网络空间合作的前提,也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条件。各国应秉持开放理念,奉行开放政策,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水平,共同推进网络空间健康发展。积极搭建双边、区域和国际合作平台,强化资源优势互补,维护全球协同一致的创新体系,促进不同制度、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在网络空间包容性发展。坚决反对狭隘的、封闭的小集团主义,反对利用自身优势损害别国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服务供应链安全。


4.构建良好秩序。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应以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为基础构建良好秩序。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都有权平等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国际社会应共同管理和公平分配互联网基础资源,扩大发展中国家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实现网络空间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共治,建立公平正义的网络空间秩序。


三、实践路径


1.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采取更加积极、包容、协调、普惠的政策,推动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普及,为不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网络服务。全面推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进跨境光缆、国际海底光缆等项目建设,完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有效利用多边开发银行等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扩大各方参与,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加强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提升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的意识和水平。加强政策协调,促进网络知识产权保护。


2.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桥梁作用,推动各国开展网上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知识分享、媒体合作等,让互联网成为展示各国各民族文明成果的平台,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共生。推动网络文化创新创造,促进科技与人文交汇交融,加强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注重对妇女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的网络保护,加强网络伦理和网络文明建设,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培育良好网络生态。


3.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引擎作用,积极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经济包容性,以人为本,深入研究新技术影响,推动科技向善,探索合作思路和举措。探索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打造开放互利的共同市场,实现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在全球范围内促进普惠式发展,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网络发展能力,打破信息壁垒,消除数字鸿沟,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有效落实提供助力。


4.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倡导开放合作的网络安全理念,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鼓励与规范并举。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和数据安全国际合作,维护信息技术中立和产业全球化,共同遏制信息技术滥用。进一步增强战略互信,及时共享网络威胁信息,有效协调处置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合作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犯罪,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与安全。


5.构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积极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发挥联合国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中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各主体作用,建立相互信任、协调有序的合作。完善对话协商机制,研究制定网络空间治理规范,共同研究制定更加平衡地反映各方利益关切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国际规则,使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


四、治理架构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加强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各主体的沟通与合作,形成立体协同的治理架构。


政府是国家治理与国际合作的主要行为体,发挥关键主导作用。各国政府有权制定和实施符合本国国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高本国互联网建设、运用和管理水平,维护国家网络主权;有权参与网络空间规则制定等公共产品供给,推动全球数字经济繁荣发展,管控和遏制网络安全风险扩散,维护各国在网络空间的共同福祉。


国际组织既是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的重要主体,也是各方开展互联网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各国应支持并推动联合国等政府间国际组织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进程,规范各方行为,促进交流合作,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稳定与繁荣。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宜加强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协调互动,实现优势互补。


互联网企业不仅是数字经济建设的关键主体,也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互联网企业处于互联网发展与安全的第一线,承担创新发展和依法治理的责任,应遵守法律法规,探索最佳实践,促进交流合作。


技术社群和社会组织等对网络空间技术发展和公共决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技术社群继续发挥在技术协议与标准制定等领域的职能,从技术角度为网络空间治理和国际合作积极进行引导和贡献力量。社会组织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进互联网关键资源公平化、合理化配置,促进网络空间高效运转和创新发展。


个人既是网络服务的用户,也是网络行为的主体。负责任的个人行为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公民个人应遵守法律法规,自觉规范网络行为,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关乎全人类的前途命运,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网络空间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各国在网络空间既有共同关切,也有不同诉求,应当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前提下,谋求共同福祉,应对共同挑战,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互联网协会原理事长邬贺铨


概念文件阐述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含义,重申了习近平主席关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件重申了中国发展互联网的主张,也彰显了中国对国际互联网治理的立场。这一点上,尽管国际上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但中国仍然抱着开放合作的姿态,通过开放合作争取全世界人民的支持。同时,我们也抱着一种为全世界共同福祉做出贡献的心态,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态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互联网协会原理事长邬贺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张力


这份概念文件的一大亮点,就是明确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治理架构,即加强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各主体形成立体协同的治理架构。


中国提出发挥联合国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中的主渠道作用,政府是国家治理与国际合作的主要行为体,同时发挥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各主体作用。对于网络空间治理架构,西方很多国家坚持应由“多利益相关方”治理,非常排斥联合国和国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中国愿意接受多利益相关方的参与,但更加注重联合国和国家的作用,因为网络犯罪的治理、网络战的防范等网络安全问题,有效的治理方依然是政府。


网络诞生以后,互联网资源主要都是以英语为主体,应该说网络世界的话语权主要还是为西方英语世界主导。世界上还有一半的人没有上网,没上网的国家和民族,他们的诉求、利益、文化要怎么被其他民族了解?所以我们倡导网络空间的文化要平等、理解和交融,让网络成为平等展示各国各民族文明成果的平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张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支振峰


概念文件对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阐述,而且提出了实施路径和治理架构,这是中国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上所贡献的新智慧和具体方案。要让互联网造福中国和世界人民,就必须认识到当今国际互联网发展不均衡、规则不健全和秩序不合理的问题,认识到信息鸿沟的真实存在,加强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空间文化交流,构建以规则为基础的、更公平的互联网国际治理体系,坚持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支振峰


复旦大学研究员沈逸


文件的宗旨和着眼点在于全球网络空间的治理如何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一核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含义就是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让信息技术服务于自身发展的需求,也就是说要让互联网发展造福人民。


目前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处在比较微妙的时期。随着技术发展,全球范围出现了很多新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需要治理的问题。各方都认为传统治理机制和游戏规则已经不太适应新情况,但还没有形成新的共识和解决方案,处于新旧秩序转换和变革的交替中。


各方要把自己的新看法和新观点表达出来,为互联网治理秩序的深度变革奠定基础,并提升自身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概念文件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开始尝试在全球互联网社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并提出了核心主张和对未来的展望。——复旦大学研究员沈逸


记者 吴为 倪伟 许雯

编辑 倪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