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李一凡)10月19日晚,安徽大学教授何家庆,在合肥去世,享年70岁。何家庆因多年研究魔芋并传授魔芋技术,被誉为“魔芋大王”。他生前立下遗嘱,死后将捐献自己的角膜。今日(10月24日)上午,新京报记者从安徽红十字眼角膜库获知,遵照何家庆遗嘱,其角膜的两名受体是16岁以下的贫困少年儿童,两名孩子的移植手术于今日进行。


上世纪90年代起,何家庆进入大西南,讲授魔芋栽培技术。  图片来源:安徽大学

 

何家庆是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0月19日晚,他的生命画上了句点。在他走后,安徽大学给予了他至高的评价,学校在官方微信中说道:“何家庆老师为人忠厚、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心系贫困山区百姓,把毕生的精力奉献在脱贫攻坚事业”。

 

校方披露的公开资料显示,1984年,何家庆深入大别山,考察植物资源,所撰写的考察报告,为中央实施山区星火计划提供了依据。1998年,他进入大西南进行扶贫,历时逾三百天,跨越8省区,行程三万多公里,为一百多个县的芋农讲授魔芋栽培技术。

 

何家庆先后获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第七届扶贫状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和称号。2019年10月,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何家庆进行田野调查。   图片来源:安徽大学

 

今年7月,何家庆老师晕倒在潜山扶贫调研途中,被检查出癌症晚期。去世前,何家庆立下了一份遗嘱,其中提到,在他走后,可以将角膜捐献给16岁以下的贫困少年儿童。根据医院标注,角膜移植需要在7日内完成。

 

今日(10月24日),新京报记者从安徽红十字眼角膜库一名工作人员处获知,遵照何老的遗嘱,在媒体帮助下,已找到两名符合条件的角膜受体,两名孩子的角膜移植手术计划于今日进行,截至发稿,处于术前准备阶段。

 

新京报记者 李一凡  编辑 白馗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