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网约车平台日前陆续公布整改报告。从报告看,网约车平台安全管理全链条闭环管理已基本建立。同时通过借助科技手段以及与警方合作更加紧密,用户用车更为安全。

 

针对去年顺风车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2018年9月,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检查组进驻7家主流网约车公司,开展安全专项检查。

 

细看网约车平台公布的整改公告,从发布的数据看,看似下了狠心,见了成效。其中,曹操出行自今年4月起,各子公司每月进行安全隐患自查治理工作,各单位共排查一般安全隐患175项,隐患治理完成率100%。而神州专车方面的数据则显示,过去一年,将一半以上不合规车辆剔除专车队伍,目前,整体合规率达到76.0%,是去年同期的5倍。

 

从发布的具体整体内容看,网约车安全管理标准日渐成熟完善。从安全行车的前、中、后有了相对完善的链条。行车前的安全管理工作,“马甲车” “马甲驾驶员” 等人车不一致的管理漏洞成为网约车平台的巨大隐患。利用科技手段,监管核查“人车一致”,成为重中之重。比如,部分网约车平台对人脸识别覆盖时间段进行了优化,平台已经实现了人脸识别24小时全天覆盖,驾驶员在每日出车前必须通过人脸识别检测,确认驾驶员本人与注册信息一致后才能开始运营,否则无法出车。

 

在行驶中的安全监管,部分网约车平台会对驾驶员做不定时的线上抽检,被抽检到的驾驶员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人脸识别验证。没有完成上述资料上传或无法通过临检的驾驶员会立即被停止派单,并到线下验车,实现管理闭环。而部分网约车平台则是将司机端行程录音功能覆盖所有订单,录像功能覆盖约40%的订单,录音录像数据可用率约为85%,全程加密。

 

此外,警企合作方面渠道更为畅通、便捷和高效。比如有网约车平台建立警企“电话生命专线”,搭建警企电话专线直通,警方专人对接并全量受理平台报警,保障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得到处置。

 

安全已经成为未来网约车赢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网约车发展时间并不长,安全问题已经引起我国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大力度进行的整改也已见成效。但是,司机和车辆的线下管理,网约车平台证、从业资格证和运输证的办理,个人数据信息的保护,以及不合格人员和车辆的清退等问题,仍是制约网约车快速发展的痼疾,依然有待尽快解决和完善。

 

安全没有休止符。无论是网约车平台的整改和提升,还是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都需要一刻不松懈,永远在路上。

 

□新京报汽车评论员 秦胜南

编辑 李文娣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