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资料图片

 

“医院不能只治疗疾病,还要搞研究,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让中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在11月13日召开的2019医院院长论坛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潘凯枫指出,研究型医院建设将是今后主要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第一时间享受到原研新药/医疗器械,提高可及性。

 

早在2006年,英国卫生部就以“best research for best health”为主题,制定国家卫生研究战略,计划以国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为依托,用5-10年时间提升英国医疗服务和医疗科研水平,服务英国科技战略。在美国,顶尖肿瘤医院,如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梅奥诊所等,均为研究型医院。

 

“我国在医学领域以及肿瘤研究领域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设研究型医院是未来医院的发展趋势。”潘凯枫指出,以论文发表的数量来看,我国发表的论文从总数上看已经排在世界前三位,但美国发表的论文数是我国的四倍,且每篇文章引用数和h-index(又称“h因子”,是评价学术成就的新方法)方面,前十位国家中我国排名最低,只有美国的1/3左右。虽然论文并不能完全反映医学和医院创新能力,但从某个侧面来讲,我国医学研究,包括医院创新能力都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也突显了研究型医院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0月底,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文件,明确提出加强研究型病房建设,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若干研究型病房,覆盖主要疾病领域,为药企开展临床试验提供更加有利的营商环境,有助于缩短药企临床试验流程。潘凯枫透露,目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也在申请之中。目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多达300多项。

 

“今后的医院应该将研究与临床结合,才能把研究应用于临床,这需要医院和医生都转变意识,重视科研。”潘凯枫认为,建设研究型医院,不仅要重视战略规划,突出顶层设计,还要聚焦人才战略,释放院所科研人员的内在活力。在成果转化方面,医院也应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临床医生参与科研工作。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