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与冬至,由于都有一个“冬”字,所以容易让人混淆,其实是两回事。


立冬,是初始、建立。此时秋天刚刚结束,漫山的红叶尚未脱尽,金菊犹在绽放。立冬,仅仅是冬天开始的标志,气温还在10℃上下徘徊。


赶到冬至来临,景色迥然不同。枝头的树叶已然脱尽,大地一片萧瑟,留在地上的水渍也居然冻成了冰,白天的最高温度开始降至0℃以下,外出之际,寒风有了打脸的感觉,数九寒天到来了。


可见,立冬与冬至虽仅一字之差,含义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排列顺序上,立冬位于冬天六节气之首,而冬至则位居第四,继立冬、小、大雪节气之后,连接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时间可以持续一个半月。


什么是冬至?


“冬”是“终”的意思。农作物经过了春天下种、夏天成长、秋天收获,到了此时,都已经颗粒归仓,可以坐在家里歇一歇,享受劳动的果实了。


同时,开始了数九寒天,屋外滴水成冰,人们也只好躲在家里,免受冰冻的伤害。尤其在东北,冬季时间长,温度低,人们只好坐在热炕上唠嗑,所以东北人普遍善聊天。


“至”是到达、顶点的意思。到了冬至节气,冬天的上述特点已经清晰地展现出来。有时拿手去扳门把手,甚至有粘手的感觉。过年时备的年货,放在屋外大缸里,冻得硬梆梆的,十分利于储存。


冬至到来之际,有一个天象特别明显:就是这一天的白天特别短。如果碰上阴天,下午四点多钟屋里就明显暗了下来,非开灯不可了。


过了这一天,白天则越来越长,夜晚越来越短。以至于夏至到来之际,吃过晚饭七点多钟了,一看太阳还挂在西边的天幕上,迟迟不愿下山。


古人将各个节气时段都分为三候,五天一候,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相应。关于冬至的三候都与此时的阳气初生相关:“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所以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角朝后生,为阴,因为冬至后阳气开始生长,麋感到阴气渐退而解角;同样因为此,这个时候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且有一丝温热。


《周易》讲否极泰来,就是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发展到顶点,都会向对立面转化。冷达到极点,必然是向暖的转化。所以最冷的时候到来,也意味着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俗话说“冬至一阳生”“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由此可见,冬至的最大价值就体现在,作为宇宙万物阴阳转化的关键点,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在季节转化上,标志着一个四季轮回的结束,以及新的一轮四季轮回的开始。因此才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何况在古代,真的有冬至过新年的历法。古人又称冬至为冬节、长至节、贺冬节、亚岁等。前历法时代,冬至就通过古圭为人所测定。从北半球回归线的角度来看,它也确实是年度时间循环更替的节点。因此,冬至具有“新年”的意义。


冬至祭天


我国自周代即以冬至所在的月份为岁首,并且要在冬至这一天举行国家典礼,上祀天神,下祭人鬼。


汉代改用夏历,冬至不在岁首月了,但冬至的节庆活动仍然十分隆重。官方延续前朝的祭天典礼,“礼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史记·封禅书》)。而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后汉书》中说:“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朝廷上下都要放假休息,来进行庆祝。


在所有的祭祀仪式当中,最隆重的祭祀便是祭天了。皇帝于每年冬至祭天,登位也须祭告天地,表示“受命于天”。祭天起源很早,周代祭天的正祭是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周礼.大司乐》云:“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不过,周礼的仪式真正被用于祭天,其实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了。


由于祭天的仪式都是在郊外举行,所以也被称为郊祀。祭祀仅是在圜丘上举行,那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天帝嗅到气味,也就等于享用了祭祀。


随后,在一片乐声中,被称为“尸”的参与者登上圜丘。所谓的尸不是指尸体,它是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的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的。“尸”就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铡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


九九消寒图,冬至开始玩的传统智力游戏


冬至是进“九”之始,从此进入“数九寒冬”。数九从冬至之日起算,每九天为一“九”,至转过年的惊蛰后六天,共计九九八十一天。按阳历计算,是从十二月二十二日到次年三月十二日(闰年则是至三月十一日止)。


此时的天气寒冷,人们的活动空间大多局限于室内。因此,这期间的民俗活动多反映在一家一户的日常生活当中。为此,进“九”之日,人们有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以记载“九九”当中的天气阴、晴、雨、雪的变化,印证某些谚语是否应验,农家用来预卜来年的丰歉。文人雅士则用来消遣寒冬,成为一种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


据《明宫史》载,明内廷每于冬至均由“司充监刷印九九消寒图。”清宫则有道光御制消寒图;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也填过消寒图。各大王府、宅门亦无不争相效仿。民间,明、清直至民国,每于冬至之前,均有小贩“刻而市之,附以九九之歌......”(明《帝京景物略》)。不过,以简易的“俗图”为多,文人学士则另有别出心裁的雅图,绫裱后,悬于室壁,以装点节令。


消寒图的形式很多。民间最简单、最常见的是在一张16开的白纸上画九格,再以铜笔帽蘸上印油,每格印上九个圆圈。稍讲究的则在每格印上或画上九个车轱辘钱。圈或“钱”旁注上日子,以资辨认。



当年,前门外鲜鱼口内卖烤鸭的老便宜坊,以及宣南一带的酒楼庄馆,每于冬至进九之后,无不有举行应节消寒会的。有的择一进九后的“九”日(不拘明九、暗九),相约志同道合者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作乐,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便席,加一火锅,以取“九九”消寒之意。间有吟诗、填词、作赋者。倘为诗不成,不过“罚金谷斗数”,不幸而醉,狺狺犬吠,哇哇沾裾,出个“洋相”也不算泄气。


据说,此是唐代遗风,由来久远。按《天宝遗事》载,王仁裕每大雪,则扫雪开径,延宾客至所居处饮食,谓之“暖寒会”后世文人仿而效之,活动内容未变,但改称“消寒会”。意为庆贺冬至阳生,以诗酒度过严寒,迎接阳春的到来。


明代,每于冬至前后,北京市面有售木刻版《九九消寒图》者上附“九九歌”。盖来自南省。其歌曰:“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呬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虼蚤出。”


“九九消寒歌”与“九九消寒图”是配套的,歌成为图的注解。所以,歌总是附印在图的“天”或“地”上。


文 高巍(民俗学者)

编辑 穆祥桐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