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德国国家电视台。


在美国“无差别”的制裁大棒下,无论盟友还是对手,都很难幸免。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国防授权法,其中包含对俄罗斯和德国之间的北溪2号管道项目进行制裁的法案。该法案的制裁对象是参与建设该能源项目的公司。特朗普政府有60天时间来列出正在参与此项目的公司和个人,美国依据制裁令可以吊销当事人的赴美签证,冻结其在美国的财产或商业利益。


对此,德国方面抨击白宫的“欧洲能源多样化”诉求是“干涉德国内政”。俄罗斯外交部则作出强硬表态,称莫斯科“将不顾任何国家的制裁”,继续建设这一管道项目。欧盟发言人也批评美国这是“对从事合法业务的欧盟企业实施制裁”。


北溪2号项目是长度为1200公里的管线,线路将穿越波罗的海,大部分路段沿用2011年投入使用的北溪1号线的走向。建成后将连接圣彼得堡附近的乌斯季-卢加地区和德国东北部的格莱夫斯瓦尔德。


按计划这条天然气输气管道将会让德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翻倍。2017年德国从俄罗斯进口了53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德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40%,北溪2号线的设计能力是每年输送550亿立方米天然气。


▲北溪2号走向示意图。


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是北溪2号项目的独家持股方,这一项目耗资110亿美元,俄气承担一半的费用,余下的一半由5家欧洲公司出资。参加建设的欧洲公司包括奥地利能源集团、德国油气公司、德国能源公司Engie和Uniper以及荷兰壳牌集团,目前90%以上的铺设工程已经完成。


美国国会通过制裁法案的理由的是,北溪2号会成为俄罗斯对德国施加影响力的“胁迫工具和政治杠杆”,并且可能极大削弱美国与德国以及其他欧洲盟国的联系。


面对美国的制裁,欧盟虽然表面上保持团结、一致反对,但实际上北溪2号在欧盟内部也存在争议。因为北溪2号的线路绕过了陆路的中东欧国家如斯洛伐克、波兰等,使这些国家无法收取丰厚的天然气过境费。这在事实上相当于让俄罗斯拥有了一个分化欧盟凝聚力的工具。


此外,这一项目也与欧盟力图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性的努力背道而驰。2018年4月,欧盟委员会曾拒绝支持这一项目,表示该项目不能帮助欧盟实现供气来源多样化的目标。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制裁其实要“一箭多雕”:一方面打压俄罗斯,更重要的是划下了一道欧美同盟的“底线”,逼迫欧洲特别是德、法等大国放弃在美俄之间“走钢丝”的模糊策略,要求欧洲更明确、清晰地支持美国的“大国竞争”战略,进而巩固欧美关系,避免跨大西洋同盟被俄罗斯分化;另外,当然也是为自家天然气保住庞大的欧洲市场。


而美国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因为知道,当前无论是经济还是安全,欧洲对美国的依赖要远大于美国对欧洲的依赖。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制裁令签署之前,受雇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承担该项目离岸部分建设的瑞士公司Allseas已暂停管道铺设。


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这条管道命运如何,如今看来并不取决于其经济价值,而是政治博弈。但以俄罗斯一贯的强硬来看,要放弃几乎要完工的项目也不太可能。美国这一闹,或许会增加一些成本和工期,但要完全搅黄恐怕也是一厢情愿。


令人担忧的是,类似的经济问题政治化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常态,进而可能带来资源的无端浪费和错配。这类纷争正在绑架全球经济合作的步伐——寒冬已至,且尚未看到回暖迹象。


□赵柯(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编辑 孟然   校对 李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