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同消费、投资、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地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各国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重要工具,尤其是货币政策,更是政府通过干预中央银行运作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流动性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经济运行可以产生直接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特别是最近一二十年,在经济转轨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确立的背景下,我国对于货币政策的运用也越来越重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娴熟的技巧。但不必讳言的是教训也有一些。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我国的货币政策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过度宽松,银行信贷不断创出新高,导致大量流动性进入房地产市场和其他各种虚拟市场,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不断上涨,虽然GDP保持了可观增幅,但经济运行的质量不高。


稳健货币政策在我国执行已经多年,这是积累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尤其是最近20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所建立的一项基本货币制度。在我国,所谓稳健货币政策其实是收紧货币发放的代名词,而要执行这样的政策,需要对经济走势有深入的判断,特别是对经济下行有相当强的抗压力。在很长时间里,我国经济增长形成了以GDP增长为指挥棒的模式,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以投资增长为引擎的,货币政策也围绕这个引擎而运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开始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内容的转型,货币发行的“水龙头”被收紧,以前推动物价升高的流动性泛滥基本被遏制。这一政策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近几年的CPI一直在相对低位运行,为经济转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货币政策坚持稳健方向的这几年,我国同时在不断地推进经济转型,这使已经习惯于旧有经济模式的很多企业出现了压力,尤其是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微企业,对银行一向有很强的依赖性,收紧银根后持续性经营出现了问题。在这种压力面前,舆论时有放宽货币政策的呼声。央行注意到了这种声音,但坚持未改变货币政策,而是在货币政策上采取了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策略,通过差异性的银行准备金率和灵活的信贷利率引导信贷向中小微企业流动。这种杜绝“大水漫灌”而经常性地运用“细流滴灌”的策略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既避免了信贷放量所导致的经济“虚胖”,又帮助大量中小微企业渡过了难关,保证了城乡居民的基本就业和基本收入。在这个底线得到保证之后,即使经济下行的威胁依然存在,也不会影响到民生需求和社会的平稳运行。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我国的货币政策继续以稳健为基调,这是在对当前经济运行作出精准分析后作出的准确决策,也表明我国对可能出现的经济下行有足够的抗压力。当然,新的一年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并不是要求央行只能一成不变地执行政策,事实上,在稳健货币政策之下,更需要央行根据经济运行的态势,更具有灵活性和前瞻性地掌控货币政策。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的新目标,这是在我国抑制经济脱实向虚、引导制造业发展壮大的目标之下提出的一个要求。自主创新需要银行信贷支持,而且这种支持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因此这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发力,从政府财政支持和银行业金融支持两方面双管齐下,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业,推动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这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任务,也预示着未来几年我国经济调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


□周俊生(财经评论人)编辑 陈莉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