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7月27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输出的第一张报纸样张《汉字信息处理》,这是新中国第一张用“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整张输出的中文报纸。


新京报讯 1月15日,陈堃銶教授捐赠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科研实物入藏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此次捐赠包括王选设计照排系统的手稿、首版《汉字信息处理》报纸样张、《光明日报》对激光照排首次报道的报纸、查字模胶片、字形功能清样等13件(套)科研手稿实物,是陈堃銶教授与王选院士共同科研时所留下的最珍贵的物证,也是这对伉俪夫妻携手攻关、风雨同行的最美见证。


陈堃銶教授在捐赠仪式上致辞。


第一本用“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输出的样书《伍豪之剑》。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设立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简称“748工程”)。王选院士带领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现更名为王选计算机研究所)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研制成功新中国第一个中文信息处理系统—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掀起我国“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印刷技术革命,为信息时代汉字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王选查改字模“匍”字压缩信息手稿。


王选WA和WI片逻辑设计手稿。


很少有人知道,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用的字形信息压缩方案,其实是由王选和他的夫人陈堃銶教授共同研究的;而系统早期所用的软件,也是出自她的创造。

1975年年初,陈堃銶参加了由北京大学组织的一项关于计算机应用的调研,得知“748工程”并告诉了王选。其中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子项目引起了王选的兴趣。王选与陈堃銶反复讨论,最终设计出了一套全新的汉字字形信息储存方法。这项“轮廓加参数”的汉字信息压缩技术比西方早了大约十年。在设计与试验压缩信息的同时,陈堃銶还负责设计整个软件系统。


王春法馆长代表国博向陈堃銶教授颁发收藏证书。


陈堃銶教授向嘉宾一一介绍捐赠物品。


新京报记者 浦峰 倪伟 摄影报道


编辑 张英   校对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