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官网披露,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19年信用评级机构业务市场化评价结果》出炉。此次联合评价参与机构共计9家,其中,中诚信国际获得银行间市场排名首位,首次参加评价的中证鹏元摘下交易所市场机构排名第一的桂冠。


此次联合评价的评价对象包括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信用评级业务的9家信用评级机构,分别为(按公司名称拼音排序)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资信”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金诚” )、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评级”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新世纪”)、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东资信”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诚信国际” )、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诚信证评”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鹏元”)。其中,联合评级、远东资信、中诚信证评、中证鹏元为首次参加评级。

  

在联合市场化评价中,重点考察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和投资者服务水平。240家市场成员代表及95名市场专家参与了此次联合评价。评价主要从信用评级机构的业务素质、评级结果质量、评级报告质量、评级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考察。其中投资人110家,相应权重达60%,信用评级机构存在被行政处罚或自律处分,受评企业级别上调率、违约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情形的,根据《评价规则》进行减分。

  

根据评价,5家参与银行间市场评级的机构评级由高至低分别为中诚信国际、上海新世纪、联合资信、大公资信、东方金诚;7家参与交易所市场评级的机构排名由高至低分别为:中证鹏元、上海新世纪、中诚信证评、联合评级、大公资信、东方金诚、远东资信。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评价中,打破了近两年来中诚信独揽首名的景况,2019年获批银行间债市A类评级业务资质后首次参评的中证鹏元摘下交易所市场评级机构排名的第一。

  

2019年7月5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公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内资信用评级机构注册评价结果的公告》,接受中证鹏元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信用评级业务的注册,业务范围为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机构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结构化产品以及境外主体债券等全部类别的信用评级业务。中证鹏元正式获得在银行间债市开展全部类别信用评级业务的资质,实现境内市场全牌照经营。

  

据中证鹏元官网,目前,中证鹏元共制定了84项评级方法,其中,行业评级方法37项,产品评级方法47项,评级模型37项。公司设置了专门的合规部门,对评级业务的开展进行合规审查及监督,并配有合规专职人员14名及外聘法律顾问2名。截至目前,为2600余家企业提供债券和结构融资产品评级服务,经中证鹏元评级的融资产品总额近2万亿元,2019年,中证鹏元违约风险的控制处于行业前三。


除了杀入评价前列的“黑马”,中诚信国际依然捍卫其2016年交易商协会开展市场评级工作后始终占据的头把交椅。

  

不过,交易商协会与中证协同时表示,根据整体来看, 9家信用评级机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协会指出,各机构不同评价指标表现差异较大,在机构素质及业务情况方面,信用评级机构的合规人员配备较充足,评级技术文件披露较完备,评级分析师等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有所提升,但评级结果检验情况整体较弱,大幅调整发行人级别、利差检验不显著、违约率倒挂等情形突出。投资人对信用级别合理性、风险揭示性、跟踪评级及时性等方面的评价普遍偏低,各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的市场认可度不高。

  

据悉,2018年整体评价结果中,协会认为,5家参评评级机构的综合评价低于上一评价期,反映出在债券市场违约常态化背景下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问题更为凸显,信用风险揭示能力有待提高。而2017年,协会指出,5家信用评级机构综合评价一般,在信息披露、合规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表现相对较好,但评级分析师稳定性较差、评级结果质量检验不佳、信用级别风险揭示及区分度弱等问题较为突出。

  

新京报记者 张思源 编辑 孙勇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