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呼叫丨武汉大量业主愿捐出空置商铺作病房:水电齐全 可以实现单间隔离。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2月4日,网络流传一张疫情防控线索征集图称,武汉汉口北批发城业主愿将几万间水电全通的空置商铺捐出,改建成临时医院或隔离区,为武汉解难。新京报记者联系到当事业主,她表示汉口北商铺业主群里的业主们大部分都愿意把自己门面拿出来,无偿被征用,并希望尽快有人联系她把这件事办妥,为武汉解难。


大疫面前更见国民责任与担当。远在江苏的酒店老板尹玲,也正在对自家的宾馆进行“大手术”,扒了容易沾细菌的地毯,把酒店改造成了临时隔离点。丈夫起初担心以后顾客心理上会有阴影,但她表示:“哪怕这次做完酒店不开了,我肯定要接!”


自愿将空置商铺、宾馆用于疫情防治,无疑是民间抗疫热情迸发的缩影,这不仅仅是担当精神的凸显,更是共同阻击疫情的个体自觉。而这份善意显然该被珍视,而不是被挥霍。


就眼下看,这些资源也应了疫情防控之需:拿武汉来说,就在湖北省明确对所有疑似病例集中隔离后,武汉已在将会展中心、体育场馆改建成大空间、多床位“方舱医院”,用于统一集中收治确诊后的轻症患者,这是对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但也要看到,跟短时需求量比,现有的隔离场所供给仍显不足——毕竟,当地对隔离场地的社会需求已被疫情调至“峰值”。 


但在资源紧缺的背景下,对民间资源合理利用,也是对抗疫资源体系的补充。据了解,汉口北批发城的空置商铺,水电全通、空间充足、设施齐全,稍加隔断,即可成为临时医院和隔离区。一众业主主动捐出空置商铺用于建设隔离病房,源于为社会分忧的担当意识,也是结合实际做出的理性选择。若这些商铺确能如其所愿用于防疫抗疫,那也善莫大焉。


民有所愿,政有所应。对这些业主的抗疫热情,政府层面也不妨用政策善意加以呼应:可从防疫抗疫角度出发,结合所在区域疫情分布情况、医疗资源分布情况以及抗疫工作整体需求等予以研判。如果符合条件,那或许可以用来解燃眉之需,就算不具备改建“方舱医院”的基础,或许也能为社区防疫提供观察、检测、诊疗的场所和环境。


在妥善利用他们自觉“捐”出的资源之余,也可以在政策框架下予以回馈——通过政策购买社会化服务或社会资源的方式,给予必要的回报,用善意回馈善意。


说到底,相信民间的力量、回应民众的善意,本也是凝聚抗疫力量的过程。无论是捐出商铺的业主,还是扒了自家地毯的宾馆老板,都展现了可贵的责任意识,也足以窥见民众众志成城的决心。


在抗疫形势严峻的当下,决胜“战疫”也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去综合各方力量、各种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其中包括善待那种捐钱捐物的善举。到头来,将这些资源用在“刀刃”上,就是朝向“力往抗疫一处使”的有益之举。


□许朝军(公务员)


编辑:孟然 校对: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