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杨亦静 通讯员 余苗汇)“愿疫情早日散去,愿父亲一路走好。”2月8日,大兴区安定镇通州马坊村的芦俊在朋友圈发了一行简短的文字。前一晚,芦俊的父亲不幸去世,由于近期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不宜聚集,芦俊和家人决定丧事一切从简。在大兴区安定镇,还有很多村民在疫情之下将婚丧嫁娶之事一律从简。


告别了父亲之后,芦俊又回到值班岗位。受访者供图 


2月7日晚,芦俊的父亲去世,他的心情非常沉重,很想举办一场正式的葬礼送父亲最后一程。在农村,有人过世都会举办隆重的仪式,芦俊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丧事包括火化、追悼会、出殡告别、入土为安等程序,还要摆酒席款待来参加仪式的亲朋好友,“我父亲家里兄弟姐妹很多,如果按照正常的仪式,来的人不少。”

 

芦俊是安定镇中心小学副校长,近期正值党员回村报到期间,他与妻子王洪娇商量后决定,配合村委会严防严控工作,响应“不聚会、不聚餐、不串门”的号召,不给父亲举办追悼仪式,与家人统一思想后, 2月8日将老人火化后直接送去墓地进行安葬,甚至没有回村里。

 

“当天晚上我没告诉更多的人,等一切程序都办好之后,发了一条朋友圈,告知了亲戚朋友这件事。”芦俊说,很多人给他发信息、打电话慰问,“我让大家疫情期间不必过来吊唁老人了,手续都已经办妥了。”就这样,丧事一切从简,家属也表示理解并大力支持,不摆宴席,简化一切程序,不报丧、不发丧、不祭奠,为疫情防控让路。“重要时期,政府一再强调不能举办群体性聚集活动,我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带好头,做好表率。”在告别父亲后,芦俊很快又投身到了村里的防疫工作中了。

 

在安定镇的东芦各庄村,村支委杨向彩的母亲于2月6日过世,她的老家在外地,但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都比较严峻,虽然村里人都劝她回去见老人最后一面,但杨向彩还是决定不回家看望母亲了,“特殊时期,工作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退缩,也不能给大家添乱。虽然不能为母亲尽孝,但当下情况特殊,相信母亲能够体谅我。”于是,杨向彩依然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

 

丧事简办,不开追思会、不组织悼念、不集中聚餐,最大程度减少了人群集聚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疫情很严峻,在疫情面前告别仪式这些都是小事,村里所有人的平安才更重要。”芦俊说。

 

新京报记者 杨亦静 通讯员 余苗汇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