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王纪辛)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观光型农业的采摘计划,渐次成熟的果实等不到前来尝鲜的市民,情急之下,昔日擅长种植的农人们拿起手机拓展新的销售方向。近日,种有17棚“原味1号”西红柿的密云区西田各庄镇新王庄党支部书记吴连刚就在朋友圈里卖起了西红柿。“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村西红柿采摘一斤30元,今年团购价一斤16元。”吴连刚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么好吃的西红柿低价也得卖,不能都烂在棚里,种植户就指望这点收入呢!”

 

“原味1号”西红柿陆续成熟了。受访者供图


“原味1号”带火低收入村

 

新王庄村在密云城区西北11公里的云蒙山下,是密云水库移民村,同时也是北京市低收入村之一。2017年成立北京云蒙田园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后,用流转的42亩土地,建起17栋高标准下沉式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原味1号”西红柿。

 

据介绍,用水肥一体化种植的西红柿,全株仅保留7穗,一个种植季下来,产量控制在4000斤左右,为的就是确保果实风味口感,甜度在8以上。

 

今年是新王庄村种植“原味1号”西红柿的第二年,经过前一年的经验积累,种植户在基质栽培、水肥管控、雄蜂授粉等环节上技术更加成熟。

 

雄蜂授粉。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仅种植“原味1号”西红柿一项,就给17户低收入户,每户带去4-5万元的收入,2019年底,这17户先后退出低收入户行列。

 

吴连刚告诉记者,“因为种植效益好,村里好几个年轻孩子已经回村就业了。大伙从高效农业里尝到了甜头,年轻人看中的是未来发展前景。”

 

特殊时期西红柿销路不畅

 

今年春节前,气温回升明显,新王庄村“原味1号”西红柿陆续成熟,就在全新采收季即将开始的时候,疫情切断了观光型农业的“最后一公里”,造成“原味1号”西红柿销路不畅。

 

“如果按照去年,市民进棚采摘一斤30元,零售一斤25元。我们的品种都是新品种、种植技术也先进,搁平时销量没问题。”吴连刚告诉记者,“现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味1号’西红柿有点‘走不动’。”

 

大棚里的西红柿。受访者供图


记者采访获悉,“原味1号”属于鲜食水果型西红柿,销售方式主要靠市民观光采摘,其次采用批发销售,但是,受疫情影响,这两条渠道目前都处于停滞状态。“这么好吃的西红柿低价也得卖,不能都烂在棚里啊,果农就指望这点收入呢!”吴连刚说道。

 

据介绍,疫情之下,种植基地已经实行严格管控、消毒。目前,新王庄村书记吴连刚直接负责销售,他告诉记者,“目前还在和几家快递公司协商,拉长物流送货链条。”

 

有购买意向的市民可以直接联系书记吴连刚,电话13716614331(微信同步),5斤一箱,一个订单5箱起订,20斤以上密云城区可送货。

 

新京报记者 王纪辛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