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下称“央行广州分行”)2月15日宣布,疫情期间,其辖内商业银行将对从医院、农贸市场和公交行业回收的现钞进行全额清分、消毒,做好特殊标识和消毒记录后上交广州分行,广州分行将按照相关规定直接销毁、不再投放市场。


消息甫一发布即引发网络热议。赞同者认为,这样做是为彻底断绝“毒源”,也不会对货币流通产生什么实质影响;反对者则认为,采用合适的消毒法,或者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即使现钞沾上新冠病毒,病毒自己就死了,没必要直接销毁。


那么,对有可能沾上新冠病毒的的现钞到底该不该销毁?新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多位病毒学、银行从业人员和货币研究学者,以答疑解惑。


观点一,消毒有必要,但销毁不宜“一刀切”


 “消毒肯定是有必要的”。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委会青年委员、教授张其威告诉新京报记者,疫情期间,医院、农贸市场和公交行业均属于病毒传播高危区,在这些高危区流通的现钞因此很容易沾上新冠病毒。因此对人民币现钞进行消毒是有必要的。


广州当下的气温在10 -20摄氏度间,张其威表示,这是比较适合新冠病毒生存的。沾上新冠病毒的现钞,如果不进行消毒而让其继续流通就很容易成为传播病毒的载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祁敬宇认为,如果正好是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加上又怀疑沾染上了新冠病毒,采取销毁现钞方式来阻断病毒的传播,这是应该采取的措施。因为这两种货币在正常年份也要按计划销毁。而结合消毒成本和现实需求考虑,对于新币则不必销毁。因此,是否销毁来自疫情高危区的现钞不宜“一刀切”。


研究病毒学的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卫说,从病毒的存活周期来说,即使不对现钞消毒,只要过了存活周期,病毒的活性也就没了。因此,如果仅仅因为担心粘上新冠病毒就销毁现钞是没必要的,“若不影响正常流通的情况下,可将人民币先放置一段时间再行使用”。


观点二,从疫情防控的需要来说,销毁现钞是有必要的


某商业银行一位支行行长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从疫情防控的需要来说,为公民提供干净卫生的现钞,促进社会交易流通,也是有必要的。销毁现钞对社会商品市场也不会有任何影响,也不会影响货币的发行。


一位不愿具名的商业银行总行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在当前这种特殊情况下,可以认为这些现钞已经被严重污染(即软损坏),损坏的现钞即是残钞。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条、《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残钞可以依法消毁。“被消毁的现钞可以由造币厂制造等额等面值的新现钞来补充”。


央行总行:现金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投放给客户


2月15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地央行要做好流通中现金的消毒,对重点单位的回笼现金,要求暂存库房等。同时,暂停跨省调拨和部分疫情严重地区的省内调拨,减少病毒传染。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收到的现金,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投放给客户。


范一飞强调,对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回笼的现金,将采取紫外线或者高温等消毒,存放14天以上再投放市场。对于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现金消毒以后,要求存放7天以上再投放市场。范一飞介绍,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对外付出现金尽可能以新钞为主。2020年1月17日前,人民银行已向全国安排调拨6000亿元新钞,特别是春节前紧急向武汉投放了40亿元现钞。


新京报记者   肖隆平  编辑 胡杰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