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 王霄


近年来,各地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纷纷“上马”以实现智能化管理为目标的“智慧城市”项目,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提升了城市应对不同风险的韧性。

 

在此次防疫过程中,全国开设了多家互联网医院,为民众提供免费在线义诊,有效缓解了线下医院的就诊压力与交叉感染的风险;互联网企业开发的“疫情车次查询”、“疫情小区查询”、“在线疫情统计上报系统”等小程序,为防控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便利。

 

对此,新京报记者连线多位专家学者,就疫情下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展开讨论。

 

访谈嘉宾(排名按姓氏拼音排序):

 

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魏楚(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应用经济学院教授)

 

叶裕民(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张晓萌(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生)


要建设能让人、信息和物资“动起来”的基础设施

 

新京报:您认为哪些城市基础设施能够发挥防疫布控的作用?

 

马亮:城市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关。这些基础性工作在常态下就像空气一样看不到它们的重要性,一旦遇到疫情防控等危机时,这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就像生命线一样不可或缺。所以更应充分考虑到极端情况下,城市运行最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在疫情方面,城市需要做最坏的打算,并据此评估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是否能够承受极端压力。从基础设施维护来看,一方面要有抗击疫情的相关物资储备和应急避难场所,特别是医疗物质和隔离诊疗场所。

 

另一方面要有让城市的人、信息和物资能够“动起来”的基础设施。这包括互联网、交通、物流等。除了硬件基础设施,还需要软件基础设施,包括社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志愿者等的应急梯队准备,以及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普及。


建议将快递员纳入公共卫生政策体系,有利于疫情防控战

 

叶裕民:我围绕物流供应链讲一下,可以积极发挥物流、电商等在防疫布控中的作用。一是通过发展社区零售商业,减少超市集中购物导致感染的潜在危险。

 

超市是传染病高发区。北京的社区商业前几年有所收缩,商业网点密度低,导致社区购物只能都集中到超市。超市的高密度不利于疫情防控。

 

发展社区零售业分散家庭消费者涌入沃尔玛、家乐福、物美等大型超市、商场的压力。可以采取“大商超+社区小商业”模式,由大商超支持社区商业网点,采取代采购、统一配送等措施。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二是积极发挥快递、外卖体系的作用,降低居民出门频率。2019年《2018快递员群体洞察报告》就提出,居民社区、写字楼、高校、商圈是快递员最密集的场所。

 

如果按照社区单位来衡量,万人的大型社区一般需要20名快递员,快递员成为社区服务贡献度最高的群体。在智慧零售时代下,快递小哥逐渐成为小区生态的基层力量,为居民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初步计算,一个快递员一天收件50左右,理论推算可以减少百人次出行,综合考虑疫情影响因素,快递员对出行和人员接触的“代替效应”显然是巨大的。

 

未来,随着疫情发展趋于常态化的阶段,建议尽快将快递员群体纳入公共卫生政策体系,作为重点关注和保障的群体。

 

如果快递员群体得到防护和消毒方面的保障,市民会更稳定实现居家,减少外出流动和聚集,为疫情防控战早日取得胜利提供支撑。


强化城市信息设施,提升疫情防控成效

 

新京报:目前,如何使城市基建最大程度发挥防疫布控的效力?

 

魏楚、张晓萌:我们看到,在严峻形势下紧急“上马”的智慧项目,一方面体现了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疫情防控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不同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实际应用中的短板。

 

在短期内,为有效应对疫情和提升疫情防控成效,可以考虑从四个方面强化、整合已有的信息设施。

 

第一,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快速建立城市医疗资源调配系统。可以依托专业化物流企业,对各医院物资使用及需求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实现智能化的物资调配,改变用纸和笔进行物资分配的低效工作方法,并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未来的物资需求,以防出现物资告急的现象。

 

第二,在“应收尽收”的政策指导下,尽快建立疫情上报及收诊系统。利用大数据采集分析城市患病人数及救治情况,并根据各医院床位数、试剂盒等医疗资源情况,智能指派就诊医院,简化收诊程序,以最大化利用各地的医疗资源,减少不必要的中间投入。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第三,各地政府部门联合民航、铁路、通信等部门,构建疫情人员追踪系统。各部门应尽快完善信息采集工作,推进资源的整合共享,快速定位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改变“喊话找人”的低效方法。

 

第四,开发基层服务信息平台,建立便民服务体系。一方面,通过居民在线填报方法进行疫情信息的采集,提高基层工作的效率。

 

另一方面,开放线上预约系统,合理安排口罩、消毒液等急需产品的购买,并利用基层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人民群众关心的疫情、食品价格、健康安全知识等信息,减少居民的恐慌情绪。


智慧城市建设要增加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的考量

 

新京报:请问现有城市基建能否满足防疫布控的需求,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实现精准布防?

 

魏楚、张晓萌:这需要从长期布防来看,在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增加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的考量:

 

第一,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体系,提升数据采集分析能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基于信息技术,做到“事前早发现,事后早行动”。

 

汇总医院、基层社区的相关医疗与健康数据信息,提升数据信息的分析能力,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发布相关疾病的发病、流行的统计信息,借助信息技术对疾病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掌握疾病的发展特点,从而建立一套可行的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系统。

 

第二,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提升资源整合共享能力。加强顶层设计,设立跨部门的协调机构,各部门共同参与,协调推进,构建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行政机制,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加大对数据共享的投入,通过建立统一数据标准,消除“数据孤岛”,在信息安全的情况下,适度开放部分数据以供相关公共卫生研究使用。

 

第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科学开展社区防控。构建基层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的健康电子档案,确保信息的全面覆盖、实时更新,提升居民的系统使用能力,确保社区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搭建社区医院与三甲医院的远程服务桥梁,改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的认可程度,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家庭医生”的服务体系,以减少疫情防控期间过度的人员流动与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王霄(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李碧莹   校对:何燕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