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餐饮行业是真的难,但也给从事餐饮的人一个静心思考和梳理的时间。”老字号松鹤楼于是从靠“便民菜摊”处理春节库存,到另辟蹊径建立了便民微信群。

 

北京松鹤楼总经理王春平告诉新京报记者,微信群已成为松鹤楼的楼宇工作餐、家庭套餐、外卖精选以及应季特色菜品线上销售的重要渠道。疫情结束之后,微信群还会继续,将培养专门的“店小二”。

 

从清库存到“群接龙”

 

和所有餐厅一样,北京5家松鹤楼也遭遇年夜饭近400单的退单,仅2月份的损失就达700余万元。

 

大年初三,松鹤楼开始“卖菜”。王春平告诉新京报记者,那时只是想清一下春节的库存,也方便附近居民买菜,结果发现不少居民都成了“回头客”,有的经常给店长发微信询问。“我们就干脆建了个群,每日发布店里卖的菜、酱肉包、小笼包以及工作餐菜单,想买的就‘接龙’。不久这个微信群就辐射到周边的6个社区,南到天桥,北至王府井的金鱼胡同。”

 

现在,松鹤楼的台基厂店、悠唐店、融科店、月坛店、玉泉路店都有了便民微信群,台基厂店的群人数超过130人,每天售卖盒饭和酱肉包可达7000余元。“顾客会把煮好的馄饨、蒸好的小笼包图片发群里点赞,也会对菜品口味、包装提出非常真实的意见。”

 

利用“线上”转化私域流量

 

王春平说,松鹤楼作为有263年的老字号,给人的印象是传统、高端、商务宴请,此前也只在公众号上发布一些菜品信息,私域流量和品牌年轻化都是松鹤楼的短板。“如果日子一直这样波澜不惊,也许松鹤楼会一直按老路走下去,主要客群依旧是35岁以上,年轻人会觉得松鹤楼老气横秋。”

 

疫情之下,松鹤楼原本主打的堂食、商务宴暂停,但通过在东家、淘宝、抖音的几场大厨教做菜的直播,也让年轻人认同了老字号。

 

通过直播的推广、微信群的建立,松鹤楼的特色刀鱼馄饨2天的销量就超过了去年一季。“这也让我意识到,南方按时令吃时鲜的习惯北方人一样认同,只不过之前大家不知道怎样才能吃到。”

 

王春平告诉新京报记者,松鹤楼有自己的食品厂,下一步要依托24节气推出半成品菜品,还有诸如鸡头米、枇杷等时鲜伴手礼,以及虾子酱、蟹黄酱这样的特色产品。“我们微信群主要目的不是‘带货’,而是在引导顾客、培育市场,用留给顾客的饮食习惯,转化成我们的私域流量。”


 

“店小二”专职社群营销

 

“虽然疫情让松鹤楼的堂食停摆,但我们也梳理了产品线,确定了工作餐、家庭套餐、精品外卖、时令产品这4个要在未来发力的方向,同时还将通过松鹤楼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事为菜品增加文化附加值,争取长久的IP流量”,王春平说。

 

王春平坦言,现在微信群的群主其实都是疫情期间“闲着”的店长们,一旦疫情结束,店长的主要精力还是要转到店面经营管理,微信群就要有专人打理。现在,松鹤楼已经着手培养专职“店小二”,负责微信群的运营、管理、与顾客的互动、发布优惠秒杀信息,销售业绩优秀的“店小二”还将给予专门的奖励。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于这种“顾客群”的模式看好。他认为这类微信群基本以老顾客为基础,对门店的菜品有着很高的认可度和忠诚度,还可带动新客户。对产业端来说,门店可根据群内顾客需求对后厨管理流程、食材等有预估和准备,做到销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而对于消费端的顾客来说,可以吃到有品质保障又可口的菜品。“疫情之下这种模式会得到推广,因为顾客群都是门店半径3-5公里的重度消费人群,有利于门店黏性体系的建设。”

 

新京报记者 王萍

图片来源 资料图片

编辑 彭雅莉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