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央视新闻截图。


2月24至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正式访问印度。

 

可没想到,这时候,德里街头爆发了一场数十年来最为严重的流血冲突。

 

数十年来最严重

 

流血冲突最早是从2月23日,也即特朗普到访前一天开始的,当天在德里东北部KarawalNagar、Seelampur等社区发生了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间激烈的暴力冲突,防暴警察随即介入,却被穆斯林方面指责为“偏袒印度教徒”,致使冲突愈演愈烈。

 

部分目击者称,25日手持铁棍的印度教徒高唱宗教歌曲,打砸了穆斯林社区,随即遭到穆斯林暴力还击。

 

当天一名印度教男子登上Ashok Nagar一座清真寺尖塔砸毁扬声器,插上印度国旗和印度教旗帜,并将这一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络平台,令矛盾更趋激化。

 

当晚,这座清真寺被焚毁,冲突和暴力也越发不可收拾,迫使新德里市首席部长凯里瓦尔呼吁在德里东北部实行宵禁和军队介入。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骚乱导致至少21人死亡,近200人受伤,其中包括印度情报局情报员夏尔马,他被暴民袭击殴打致死,尸体26日在下水道被发现。

 

3天骚乱的最高潮是24和25日,这两天到访的特朗普分别在首都新德里和莫迪总理家乡艾哈迈达巴德。

 

正如英国《卫报》观察员拉奥所讥讽的,“当几英里外正发生流血暴力冲突时,特朗普却无动于衷地演讲”。

 

为了确保特朗普这位“超级外宾”的印度之行身心愉快,莫迪煞费苦心地搞了不少“形象工程”,包括给臭气熏天的德里市河换水、修筑围墙以免特朗普看到艾哈迈达巴德机场附近的贫民窟。




▲印度为特朗普到访沿街砌墙,疑为掩盖贫民窟遭炮轰。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因此,特朗普在印度访问的两天里是不是真的看不到、听不见,还的确不太好说。

 

“样板工程”是引信,族群矛盾是祸根

 

有些人指出,正是印度联邦政府为欢迎特朗普大搞“样板工程”,才引发了此次空前的暴力冲突。

 

为了给特朗普到访“清场”,在他抵达前,执政党——印度人民党政要试图用煽动性语言威胁示威者,甚至扬言“不惜开枪”,发出“在特朗普到访前必须结束”的最后通牒,最终激化了矛盾。

 

此前,首都新德里的抗议静坐已持续了两个月之久,前述“最后通牒”正是因为当局不耐烦抗议久拖不决才发出的。如果没有“最后通牒”激变,暴力骚乱固然可能未必爆发,但隐患却丝毫不会消除——因为其祸根是族群矛盾,而导火索则是莫迪的一系列政策。

 

莫迪上台依靠的是印度教民粹主义的狂热支持,而印度人民党本就是个印度教民粹主义色彩浓厚的政党。

 

近年来由于经济、基础建设等方面缺乏亮点,一度高涨的莫迪暨印度人民党支持率有所回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莫迪,随即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取悦印度教徒的措施。

 

2019年初,莫迪在出席多个地方印度教传统节日的活动时暗示,希望加强“印度教价值观”的地位,这让许多人担心,他有意推动以印度教为国教。

 

去年下半年,莫迪在阿萨姆邦试点《国民登记法》,导致该邦190万人被识别为“非法移民”,其中大多数是穆斯林;

 

去年12月,莫迪政府强推《公民身份修正法》(CAA),授予除穆斯林外所有南亚主要宗教信徒背景的难民以印度公民身份,引发了大范围、全国性的抗议示威浪潮。

 

印度是个多宗教的人口大国,穆斯林人口多达2亿以上,如果对印度教民粹主义一味取悦、纵容、袒护,就可能造成全国性的族群分裂、仇杀。

 

24日特朗普在德里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相信印度能应对骚乱和社区暴力”,这几乎就是他对近在咫尺暴力骚乱的唯一直接反应。

 

之所以如此,一是印度人民党对手屡屡对印度自由派表示同情、支持,他当然要反其道而行之。二是希望取悦美国印度裔选民。

 

多年来特朗普一直试图取悦这些人,他发现这些人许多和印度本土的政治息息相关,且尽管多数美国印度裔居住在加州和纽约州,但他们在宾夕法尼亚州和密歇根州等摇摆州也有不少聚居区,拿下这些选票有助于巩固大选地位。

 

闹大了谁都不想,要善后并不容易

 

无论如何,闹出这么大动静是谁都不想的,毕竟如此尴尬,对任何一方都没好处。

 

事发后最大反对党——国大党领袖索尼娅·甘地谴责政府未能控制暴力,并要求一手推动CAA落地的内政部长沙阿辞职。

 

邻国巴基斯坦则借机“敲打”,总理伊姆兰·汗谴责了暴力事件,称“每当种族仇恨意识形态插手,流血事件就应运而生”。

 

内外交困中,莫迪终于在26日打破沉默,在推特上呼吁保持冷静,要求德里的兄弟姐妹们“时刻保持和平和兄弟情谊,最重要的是早日恢复冷静与正常秩序”。

 

但正如许多批评者所指出的,CAA及其为代表的亲印度教民粹政策是皮,暴力骚乱只是毛,舍本逐末,效果可想而知:连日来包括德里在内,印度各地示威抗议连绵不绝,除了继续抗议族群对立政策外,还出现了反对暴力、要求政府公正处理肇事者的示威。

 

25日打道回府后,“印度话题”便成了特朗普记事簿上的明日黄花,此时此刻他的推特上充斥着“更重要的话题”,尤其是和选举息息相关的一切。至于印度的暴力、骚乱和流血,只能留给东道主莫迪去应付了。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狄宣亚    校对:陈荻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