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陈鹏)全球疫情尚未结束,如何保障就业稳定?4月26日晚间,在由罗汉堂举办的跨国对话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伦敦政经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表示,维持就业稳定对经济能否快速恢复至关重要。谈及毕业生就业的话题,他认为,政府应向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同时,毕业生需要更加耐心和乐观。学校也应该开始前瞻性地思考向市场需求的方向来培养学生。

  

围绕挽救中小企业、保障就业稳定等热点话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罗汉堂秘书长陈龙与皮萨里德斯进行了线上热议。

  

因研究就业市场搜寻和匹配理论,皮萨里德斯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表示,就业恢复的速度比就业损失的速度慢很多,这是因为就业市场的不对称性。在正常的环境下,市场中存在着大量失业者同时存在着大量的职位空缺,这是由于就业市场中存在着摩擦。一旦企业因疫情裁员,他们之后需要很长时间找到合适的员工。

  

此外,一旦出现大量失业,就业市场将发生堵塞,人们不得不花费更长的时间寻找工作。因此与其让大量员工失业,政府在事后提供就业支持,不如现在就提供经济援助,保证就业稳定。这也是欧洲多个国家政府愿意负担80%的人力成本的原因,维持就业稳定对经济能否快速恢复至关重要。

  

朱民也表示,我们必须尽可能地保证人们在就业状态中。德国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卡车司机失业超过六个月,他们很难从事原来的工作。他认为,政府在就业中扮演关键角色,建议在疫情期间提供培训项目,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总人力资本存量,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提供支持,特别是增加AI和物联网等领域的人才供给。

  

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话题,在皮萨里徳斯看来,政府应该做的是向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包括经济发展和主要竞争经济体的信息,帮助他们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减少就业摩擦。

  

皮萨里德斯表示,其实大家不妨回顾一下,在金融危机期间,金融专业的毕业生面临更惨淡的就业市场。目前所有专业的毕业生们共同面临这样的疫情冲击,他们需要更加耐心和乐观。一是耐心等待经济复苏,这个疫情冲击是暂时的,疫情平缓后经济复苏时就业市场也会转晴。二是,具备不错的数字技术相关技能的毕业生可以更乐观一些,他们依然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开始前瞻性地思考向市场需求的方向来培养学生。

  

对于就业结构的长期影响,技术和自动化是否会让更多人失业,陈龙表示乐观。他总结道: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焦虑史,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革命是改变人类命运最根本的力量。第二,人类一直都缺乏想象力,不知道技术会如何改变自己。第三,人类因此一直处于对技术改变自己的焦虑之中。以史为鉴,技术进步不会减少就业岗位,但会带来结构性的就业摩擦,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那些受到影响的群体,让他们更快地获得新的劳动技能,从而减少失业带来的阵痛。


记者 陈鹏 编辑 孙勇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