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人任环曾写过“渔樵耕读”四首,在他的诗中,躬耕于田野的农民是“一犁春雨,万顷秋风”,往来于江湖的渔民有“明月扁舟,芦花浅水”,啸傲于山林的樵夫把“云山砍破,挑此一肩”……

 

耕田、捕鱼、砍柴,在数千年农耕的历史中,这些最普通不过的劳动,不只是汗流浃背的辛苦和狼狈,同样也有充满诗意的一面。还有打铁、织布、酿酒……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劳动者,都是千百年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现代化以来,科技的进步,改变了许多人、许多行业的劳动状态,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穿梭于田野之间的,不再是荷锄的老农,而是大型的农机,飘摇在江湖之上的,不再是鱼鹰扁舟,而是现代化的船舶。

 

不过,总有人还保留着传统的劳作方式,用鸬鹚捕鱼,用双脚在山林行走,寻找大自然的产物,用双手打造工具,过着最自然的生活,用原生态的方式酿酒,品味自然的味道……

 

城市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传统的劳作和生活,进入现代化的生活模式中,习惯于消费大工业的产品,不再使用手工打造的物品,习惯于标准化的商品,疏远了那些带着劳动者印记的东西。

 

在城市为中心的语境中,山林田野、江河湖海变得越来越远,那些传统的劳作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小众。

 

或许有时候人们还会想起那些小时候去的地方、见过的劳作,但只是把它当作再也寻不回的诗意,再也到不了的远方。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没有远方是到不了的,没有诗意是寻不回的。当李子柒把诗一般的田园生活放在镜头下,展现在全世界面前时,人们才发现,诗意的生活并不遥远,就是屏幕的另一端。

 

而在网上,还有许许多多像李子柒这样的人,比如干了50年木工,用木头亲手为孙子打造多彩童年的“阿木爷爷”,比如每日在大山里采摘山货的跑山人,比如每年春天用桃花酿酒的姑娘小莉,还有赶海的渔人、唱歌的山民、种瓜的兄弟、养虾的少女……

 

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小众”的劳动者,讲述他们的故事,探寻一种有别于标准化的生活方式。

 

或许,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时代,他们的劳动方式会变得越来越小众和少见,但他们并不落后,也不遥远,他们在互联网上,在短视频中,展现着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展现着千百年绵延不绝的农耕文化。在旁观者的眼中,他们的生活是诗意的,但这诗意不在远方,就在所有人目光可及的地方。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