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发热门诊抢救病人的一线大夫,也是随访病情的“接线员”;能帮援非医疗队进行远程培训,也能为智能巡诊机器人贡献科研力量……在疫情期间,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程洋身兼数职,37岁的他成了团队中最值得信赖的人,被同事称为“超级服务器”。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程洋获得第34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在他看来,80后、90后青年正逐步担起社会责任,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程洋做诊后电话随访。受访者供图


曾连续工作30个小时 凌晨继续抢救病人


去年下半年,程洋前往德国访问学习。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作为长期在呼吸重症监护室工作的大夫,程洋觉得自己有责任到一线去。他申请暂停学业,回国的第二天,向医院请缨到武汉战疫。


“17年前的非典时期,还在读大学的我对前线大夫很敬佩,也很好奇,他们都不怕危险么?在这些年的实际工作中,我才逐渐感觉到。一旦有疫情,医生是向往去前线救治病人的。如果不能去,我的职业生涯就像有点缺憾一样。”


根据工作需要,积水潭医院安排他在发热门诊工作。虽然没能如愿前往湖北,但驻守医院首道“关口”也很重要。程洋每天在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接诊病人、筛查疑似病例、进行核酸检测和治疗救治。


程洋在发热门诊接诊患者。受访者供图


程洋说,发热门诊的医务团队来自各个科室,专业背景不同。在疫情初期,他作为医院新冠肺炎防治工作核心组成员,要承担院感防护培训、制定修改诊疗方案和处置流程等多项工作,工作强度很大。


“2月初的一天,我连续工作了30个小时,回到医院休息区就躺下睡着了。凌晨一点多,发热门诊打来电话,说来了一位呼吸困难病人,血氧饱和度很低,随时有生命危险。”程洋马上赶到门诊,换上防护服对病人进行抢救。等到患者转危为安,已经是凌晨5点。疲惫不堪的程洋只睡了两个小时,又投入新一天的工作中。


程洋在发热门诊留观病房抢救患者。受访者供图


身兼多职的“超级处理器”


在同事眼中,程洋是身兼多职的“大神”和“超级处理器”,是可以依靠和信任的人。除了是发热门诊一线大夫,他还是院内会诊专家组成员,年轻大夫处理不了的疑难杂症,他要参加会诊。非洲出现新冠肺炎病例后,程洋成了培训专家,为由积水潭医院组建的中国第27批援助几内亚医疗队进行远程在线培训。


他也是“电话随访员”。“很多病人通常来医院看一次病,为了总结经验,我主动承担了诊后电话随访工作,在病人就诊1-2周后打电话,追踪病情和愈后情况,为下一次接诊和会诊提供经验。最多的一次,我给病人打了3个电话。”


在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领导的科技攻关团队中,程洋还承担了科研任务。他说,目前医院研发的“智能巡诊机器人”已经完成功能测试,机器人可以在病房自主建图,自主规划路径,自主行走,进行医用器皿的视觉识别和机械臂自主抓取,完成医疗废物的遥控自主转运,减轻隔离病房内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和降低感染风险。


■ 对话:

除了治病 也“治心”


新京报:在诊疗过程中,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程洋:病人紧张焦虑的心态,对于疾病的未知、恐惧和无助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曾经在发热门诊接诊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他害怕得全身颤抖,那个场景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个病人,10天做了3次肺CT,没有任何问题,但他说过几天还要来做检查,无数次检查也不能缓解焦虑的心情。我刚去发热门诊时,发现病人的心率都很快,最高能到每分钟170。这些都反映出在疫情下,患者普遍处于紧张状态。


对我来说,首先要在医疗本职工作上,尽快缓解病人的病症,同时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病人交流,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帮他们“减压”。


新京报:疫情期间,你是否和在德国的华人沟通,介绍了一些防疫经验和方法?


程洋:华侨和留学生很爱国,我在德国参加了柏林华人合唱团。我了解到,2月初,很多留学生买口罩向国内捐赠,由于限购,大家轮流排队。我也给当地华人介绍了一些防范方法。


新京报:你如何看待青年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的作用?


程洋:青年人不仅是在抗击疫情发挥作用,也是全社会的中流砥柱,北京援鄂医疗队中就有很多医护人员是青年人。通过此次抗疫,很多的80后、90后展现了他们的能力,用实力证明他们是可以担当重任的。


■ 人物简介:


程洋,1983年生,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他主要从事呼吸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参加工作十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年接诊患者8000余例,年成功抢救危重症患者300余例。疫情期间,他在发热急诊接诊患者近5000例,无一例漏诊误诊,无一例死亡病例。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丁天 校对 刘军